男性不育患者Y染色体AZF基因微缺失检测

被引:5
作者
王田园 [1 ,2 ]
肖晓素 [1 ]
江利青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检验科遗传室
[2] 汕头大学医学院
关键词
AZF基因; 微缺失; STS; 男性不育;
D O I
10.13404/j.cnki.cjbhh.2010.04.016
中图分类号
R698.2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与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区微缺失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重PCR方法对对照组192例已正常生育男性和实验组448例男性不育患者进行AZF区域内的1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的检测。结果对照组未发现AZF基因微缺失,实验组448例患者检测出五种AZF微缺失类型共41例,总缺失率为9.2%(41/448),其中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和少精子症患者的缺失率分别为12.0%(19/158)、10.8%(17/157)、3.8%(5/133),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率明显高于少精子症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15个STS位点进行检测其检出率较利用欧洲男科学会(European Academy of Andrology,EAA)推荐的6个STS位点提高约14%(5/36)。结论AZF微缺失是引起原发性无精子症、严重少精子症和少精子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增加STS位点检测数有利于提高AZF微缺失的检出率。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55+74 +74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无精子症及严重少精子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及点突变的研究 [J].
肖晓素 ;
卢丽华 ;
王晋 ;
王勇强 ;
王田园 ;
贺蓉 ;
刘晓翌 .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08, (10) :13-15
[2]   原发性无精、少弱精症患者Y染色体AZF微缺失检测 [J].
胡兰萍 ;
刘能辉 ;
潘乾 ;
梁德生 ;
龙志高 ;
胡浩 ;
朱海燕 ;
戴和平 ;
蔡芳 ;
邬玲仟 ;
夏昆 ;
夏家辉 .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 (02) :241-245
[3]  
Genomic heterogeneity and instability of the AZF locus on the human Y chromosome[J] . Peter H. Vogt.Molecular and Cellular Endocrinology . 2004 (1)
[4]   Idiopathic cases of male infertility from a region in India show low incidence of Y-chromosome microdeletion [J].
Ambasudhan, R ;
Singh, K ;
Agarwal, JK ;
Singh, SK ;
Khanna, A ;
Sah, RK ;
Singh, I ;
Raman, R .
JOURNAL OF BIOSCIENCES, 2003, 28 (05) :60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