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的形态分类研究

被引:18
作者
庞汉华
才宏伟
王象坤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l,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北京
关键词
中国; 普通野生稻; 形态分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选用中国7省571份,国外27份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简称普野)的10个形态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并结合普野栖生地的生态考察,将中国普通野生稻划分为多年生与一年生两个普野群,七个普野型。作者根据普野植株在北京温室越冬与翌春植株再生情况及其繁殖方式并联系其生长习性与同工酶分析论证了,中国除多年生普野外还存在一年生普野,但其野生自然群体尚待考察与研究确认。本文还对中国栽培稻的原始型祖先种普野的形态、生态、酯酶同工酶谱型及其群体特点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4+129 +129-13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M].林世成;闵绍楷 主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  
中国水稻栽培学.[M].丁颖主编;.农业出版社.1961,
[3]  
Intermediate perennial-annual populations ofOryza perennis found in Thailand and their evolutionary significance.[J].Yoshio Sano;Hiroko Morishima;Hiko-Ichi Oka.The Botanical Magazine Tokyo.1980, 4
[4]   中国普通野生稻的分类学问题探讨 [J].
李道远 ;
陈成斌 .
西南农业学报, 1993, (01) :1-6
[5]   广西野生稻酯酶同工酶研究报告 [J].
吴妙燊 ;
陈成斌 .
作物学报, 1986, (02) :87-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