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S2主要性状的配合力分析附视频
被引:15
作者: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任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杨克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来源: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玉米;
株系;
配合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48-2,9636,RP125为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对2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S260个单株的配合力进行研究,以分析不同群体自交后代间、群体内S2株系间、株系内个体间配合力差异。结果表明,除株高、穗位高、行粒数外,其余性状GP-5 S2GCA优于GP-4 S2,多数性状群体内S2株系间GCA具有较大差异,株系内个体间经济性状GCA的差异远远大于农艺性状;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不同群体自交后代所配组合SCA效应值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的数目均有一定差异,且GCA与SCA无明显相关关系。55,57,89,93,105,107株系多数性状具有较高的GCA,可能有较大利用潜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5个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主要性状育种潜势分析[J]. 作物学报, 2006, (02) : 273 - 277张建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荣廷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潘光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杨克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 [2] 玉米自交系早代与高代选留系的遗传比较[J]. 西南农业学报, 2005, (05) : 36 - 39崔俊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安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南安阳
- [3] 粳型两用核不育系农艺性状的遗传分析[J]. 河南农业科学, 2005, (03) : 35 - 39李雪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梁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杨书化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张富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
- [4] 玉米雄穗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4, (01) : 13 - 16白琪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陈绍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苏书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高合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郭新林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 [5] 普×爆自交高代选系的配合力及利用价值研究[J]. 华北农学报, 2003, (04) : 46 - 50李玉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吴锁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张亚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王延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杜振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王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
- [6] CIMMYT群体和我国地方群体的配合力与聚类分析[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2, (04) : 317 - 320谭登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杨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潘光堂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荣廷昭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
- [7] 玉米人工合成群体产量相关性状选择潜势及杂种优势模式分析[J]. 华北农学报, 2002, (01) : 30 - 34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郑用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8] 玉米产量性状配合力遗传分析[J]. 玉米科学, 2001, (01) : 31 - 3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9] 试用特殊配合力进行玉米种质分类[J]. 华北农学报, 2001, (01) : 7 - 11王永普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王懿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王振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张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郭金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河南省农科院粮食作物研究所!河南郑州
- [10] 玉米群体改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03) : 22 - 27王黄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郭还威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何雪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罗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