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上信号强度及表面扩散系数变化的时间过程

被引:37
作者
肖学宏
孔祥泉
刘定西
江利
彭振军
徐海波
于群
熊茵
梁波
戴文
机构
[1]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放射科!武汉
[2] 广东省中山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3] 同济医
关键词
脑梗死; 磁共振成像; 平面回波成像; 信号处理.计算机辅助;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在扩散加权像(diffusionweightedimaging,DWI)上信号强度、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变化的时间过程及两者的关系。方法56例脑梗死病人计107个病灶接受MRDWI检查,计算病变的信号强度比值(signalintensityratio,SIR)、ADC及相对ADC(rADC),根据DWI和T2WI上病灶等或高信号的变化,将病灶信号分为Ⅰ-Ⅵ型,并统计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梗死病变信号类型的分布。结果超急性期、急性或、亚急性期、慢性早期及慢性晚期梗死的SIR随梗死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分别为165.11%、196.82%。178.79%、101.68%、68.83%,而rADC呈上升趋势,分别为71.30%、52.46%、76.78%、106.73%。158.78%。梗死灶的SIR和rADC在超急性和急性期呈明显负相关(P<0.01);超急性及急性期脑梗死信号类型主要表现为Ⅰ、Ⅱ型,亚急性期多表现为Ⅱ、Ⅲ型,慢性早期多为Ⅳ、Ⅴ型,慢性晚期多为Ⅵ型。结论超急性和急性期脑梗死DWI上高信号可反映ADC下降,而亚急性期及慢性早期高信号无法明确ADC的变化;DWI和T2WI信号强度变化相结合,可从影像学角度大致对脑梗死进行分期。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2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人脑弥散加权平面回波磁共振成像 [J].
肖学宏 ;
孔祥泉 ;
刘定西 ;
徐海波 ;
彭振军 ;
梁波 .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99, (03) :6-9
[2]   MR扩散与灌注成像在脑缺血诊断中的应用 [J].
韩鸿宾 ;
谢敬霞 .
中华放射学杂志, 1998, (06) :4-9
[3]   Time course of the 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 abnormality in human stroke [J].
Schlaug, G ;
Siewert, B ;
Benfield, A ;
Edelman, RR ;
Warach, S .
NEUROLOGY, 1997, 49 (01) :113-119
[4]   MRI DIFFUSION MAPPING OF REVERSIBLE AND IRREVERSIBLE ISCHEMIC-INJURY IN FOCAL BRAIN ISCHEMIA [J].
HASEGAWA, Y ;
FISHER, M ;
LATOUR, LL ;
DARDZINSKI, BJ ;
SOTAK, CH .
NEUROLOGY, 1994, 44 (08) :1484-1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