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的生理生态效应

被引:15
作者
周可金
邢君
博毓红
桑亚松
吴社兰
宋国良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2] 安徽省农技推广总站
[3] 安徽省肥东县农技推广中心
[4]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合肥
[5] 合肥
[6] 肥东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间作; 混作; 油菜; 紫云英; 经济效益; 土地利用效益;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5.0179
中图分类号
S565.4 [油菜籽(芸薹)]; S551 [豆科绿肥];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7种耕种方式研究油菜与紫云英间混作系统中油菜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其效益.结果表明,育苗移栽油菜的株高、叶片大小、根颈粗、开盘度以及产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免耕直播油菜;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直播油菜,各形态指标均优于免耕直播间作和单作油菜.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的育苗移栽油菜产量比免耕直播单作油菜增产11.9%;与紫云英混作的免耕育苗移栽油菜产量与免耕直播单作相近.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的育苗移栽油菜产值和效益最大,免耕直播油菜单作其次.结合产投比和土地当量比,耕翻后与紫云英混作育苗移栽油菜和与紫云英混作免耕育苗移栽油菜两种方式综合效益最高,增产增收,增加有机肥源,提高土壤肥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77 / 14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甘蓝型冬油菜(Brassica napus)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移的特性研究 [J].
廖桂平 ;
官春云 .
作物学报, 2002, (01) :52-58
[2]   不同播期对不同基因型油菜产量特性的影响 [J].
廖桂平 ;
官春云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6) :853-858
[3]   间套作条件下作物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Ⅱ.间作早春玉米根系数量与活性的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 [J].
赵秉强 ;
张福锁 ;
李增嘉 ;
李凤超 ;
张新春 ;
申加祥 ;
潘海军 ;
赵甲美 ;
尹玉波 ;
武传杰 .
作物学报, 2001, (06) :974-979
[4]   不同免耕方式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J].
王昌全 ;
魏成明 ;
李廷强 ;
孙凤琼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2) :152-154+187
[5]   氮磷钾、硼水平对不同基因型油菜硼吸收及某些生物学性状的影响 [J].
娄运生 ;
杨玉爱 .
应用生态学报, 2001, (02) :213-217
[6]   春小麦大豆间作条件下作物养分吸收积累动态的研究 [J].
李隆 ;
杨思存 ;
孙建好 ;
李晓林 ;
张福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9, (02) :68-76
[7]   间套作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J].
王秋杰 ;
曹一平 ;
张福锁 ;
王兴仁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2) :176-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