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积累、企业创新与中等收入陷阱

被引:15
作者
王少国
潘恩阳
机构
[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人力资本; 企业创新; 经济增长; 中等收入陷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7 [国民收入、国民财富]; F249.2 [中国];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虽未改变,但2010年以来经济增速不断回落,一些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利因素不断积累,落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有所上升。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机制,显然对于政府形成规避中等收入陷阱的有效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根据社会再生产理论,建立了"世代交叠"模型,对中等收入陷阱的产生机制作出理论解释,并运用中国1998—2014年各地区经济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1)人力资本积累和企业创新会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经济增长,并且二者存在协同效应;(2)上中等层次人力资本积累与企业创新的协同效应可以带动经济增长;(3)下中等层次人力资本与企业创新的协同效应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这意味着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不仅应注重人力资本量的积累,更要保证质的提升。基于此,应从下三个方面着手推动中国经济实现中高速增长:(1)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学构建产权保护法律体系,促进形成企业家倡导企业科研创新的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的主观能动性,维护创新企业对于运用和转让科研成果的合法权益;(2)着力培育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稳步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和办学质量,鼓励教育培训机构适度创新,推动培训方式项目化,针对岗位需求扩充劳动者知识和技术储备;(3)着力降低初中及以下人口的规模与比例,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鼓励优质教育资源向不发达地区适度转移,关注偏远地区贫困人群的入学情况,努力为穷人提供公平发展的机会。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6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体制创新 [J].
方栓喜 .
经济与管理评论, 2016, 32 (06) :10-15
[2]   “中等收入陷阱”的国际观照与中国的应对策略 [J].
焦晓云 .
当代经济管理, 2016, 38 (04) :1-5
[3]   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 [J].
龚刚 .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02) :13-20
[5]   市场结构与中等收入陷阱 [J].
陈健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6, 37 (01) :68-72
[6]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际经验与中国出路 [J].
张晓晶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6) :27-32+4
[7]   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特征、理论解释和政策选择 [J].
张平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6) :49-54+5
[8]   中国会不会重蹈拉美和东亚经济体的覆辙? [J].
丁一凡 .
国际经济评论, 2015, (06) :43-48+5
[9]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及启示 [J].
刘馨颖 .
税务研究, 2015, (11) :72-79
[10]   中等收入陷阱的成因假说、经验比较与对策研究 [J].
张旭华 .
改革与战略, 2014, 30 (10)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