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节性雪被对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的影响

被引:33
作者
武启骞 [1 ]
吴福忠 [1 ]
杨万勤 [1 ]
徐振锋 [1 ]
何伟 [1 ]
何敏 [1 ]
赵野逸 [1 ]
朱剑霄 [1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四川省林业生态工程省级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地表过程分析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高山森林; 凋落物分解; 质量损失; 雪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4 [森林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季节性雪被可能对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产生重要影响,但一直没有深入的研究。该文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于2010–2012年雪被覆盖下几个关键时期(冻结初期、深冻期和融化期)以及生长季节,研究了川西高山森林代表性树种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四川红杉(Larix mastersiana)和方枝柏(Sabina saltuaria)凋落叶在不同厚度冬季雪被下的分解动态。经过两年的分解,不同雪被覆盖下岷江冷杉凋落物分解率为33.98%–39.55%,红桦为46.49%–48.22%,四川红杉为42.30%–44.93%,方枝柏为40.34%–43.84%。相对于无雪被覆盖环境,厚型雪被覆盖均小幅提高了4种凋落物两年的失重率(1.57%–5.57%)。3个针叶树种(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和方枝柏)Olson凋落物分解系数k均以厚型雪被覆盖最大,薄型雪被覆盖最小,而阔叶树种红桦分解系数k则表现为无雪被>薄型雪被>较厚型雪被>厚型雪被>中型雪被。尽管在第二年生长季中雪被对红桦凋落物分解的促进作用不明显,但雪被覆盖明显促进了两年各个关键时期岷江冷杉、四川红杉和方枝柏凋落物的分解。第一年雪被期凋落物分解对当年分解总量的贡献达42.5%–65.5%,季节性雪被变化明显改变了凋落物冬季分解格局,对深冻期凋落物分解过程影响尤为显著。综上所述,当前气候变化情景下冬季雪被的减少可能减缓该区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但相对于易分解的阔叶凋落物,针叶凋落物的响应特征可能更为强烈。
引用
收藏
页码:296 / 30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雪被去除对川西高山冷杉林冬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J]. 杨玉莲,吴福忠,何振华,徐振锋,刘洋,杨万勤,谭波.应用生态学报. 2012(07)
[2]  
川西高原季节性雪被覆盖对窄叶鲜卑花凋落物分解和养分动态的影响[J]. 胡霞,吴宁,吴彦,左万庆,郭海霞,王金牛.应用生态学报. 2012(05)
[3]   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的贡献 [J].
夏磊 ;
吴福忠 ;
杨万勤 .
植物生态学报 , 2011, (11) :1127-1135
[4]   季节性冻结初期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细菌多样性 [J].
刘利 ;
吴福忠 ;
杨万勤 ;
王奥 ;
谭波 ;
余胜 .
生态学报, 2010, 30 (20) :5687-5694
[5]   亚高山森林生态系统过程研究进展 [J].
刘彬 ;
杨万勤 ;
吴福忠 .
生态学报, 2010, 30 (16) :4476-4483
[6]   中国东部气候带凋落物分解特征——气候和基质质量的综合影响 [J].
宋新章 ;
江洪 ;
马元丹 ;
余树全 ;
周国模 ;
彭少麟 ;
窦荣鹏 ;
郭培培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219-5226
[7]   季节性冻融期间亚高山森林凋落物的质量损失及元素释放 [J].
邓仁菊 ;
杨万勤 ;
冯瑞芳 ;
胡建利 ;
秦嘉励 ;
熊雪晶 .
生态学报, 2009, 29 (10) :5730-5735
[8]   森林凋落物分解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J].
杨万勤 ;
邓仁菊 ;
张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7, (12) :2889-2895
[9]   中国西部3个亚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和矿质层碳储量和生化特性(英文) [J].
杨万勤 ;
冯瑞芳 ;
张健 ;
王开运 .
生态学报, 2007, (10) :4157-4165
[10]   森林凋落物研究进展 [J].
林波 ;
刘庆 ;
吴彦 ;
何海 .
生态学杂志, 2004, (01)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