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社会协同型传播建构的困境、基础及路径——以乡村善治为视角

被引:4
作者
蒋旭峰 [1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2] 南京大学融合应用传播实验室
关键词
乡村善治; 协同型传播; 困境; 路径;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13.06.028
中图分类号
C912.82 [农村社会学];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乡村社会协同型传播的建构面临强势主体垄断乡村社会的话语权、农民传播呈碎片化状态、乡村社区的社会资本短缺等诸多困境;建构协同型传播一方面需要基层政府从全能型向有限型转化,以打破其对乡村社会的垄断,另一方面需要强化村民的主体意识、重构乡村社会的文化网络,以提升农民的博弈能力;协同型传播的具体建构路径是重建乡村公共空间为村民参与提供舞台,建立文本化的传播机制,持续开展重复博弈等。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2]   乡村治理中的传播模式演进——从“抗争性政治”到“合作性政治” [J].
蒋旭峰 .
当代传播 , 2011, (06) :21-24
[3]   乡村传播的社会治理功能探析 [J].
费爱华 .
学海, 2011, (05) :97-102
[5]   重塑农民主体性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 [J].
王国敏 ;
邓建华 .
现代经济探讨, 2010, (09) :64-68
[6]   村庄公共空间的萎缩与拓展 [J].
董磊明 .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0, (05) :51-57
[7]   政府自利性与合法性危机——一种基于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 [J].
王桂云 ;
李涛 .
社会科学家, 2010, (08) :45-48
[8]   社会转型时期农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和乡村治理困境 [J].
刘勇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5) :141-146
[9]   基层群众自治中的协商民主探讨 [J].
刘明君 ;
武晓雅 .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32 (02) :42-46
[10]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乡村治理的生长点 [J].
高宝琴 .
齐鲁学刊, 2010, (02) :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