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角洲高铁日常通勤行为特征研究——以沪杭、宁杭、杭甬线为例

被引:26
作者
武前波 [1 ]
陶娇娇
吴康 [2 ]
赵渺希 [3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小城镇城市化协同创新中心,建筑工程学院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
[3]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跨城流动; 日常通勤; 长三角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 [城市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以杭州为核心,上海、南京、宁波为节点,基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地区高铁核心站点的千份问卷调查,揭示出该地区的跨城流动日常通勤行为特征。研究发现,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出行者特征方面,乘坐沪杭、宁杭、杭甬沿线高铁的群体,呈现出中青年、白领职业、高学历、商务出行为主的社会特征,出行频率集中在每个月1~4次,以商务、旅游出行为主。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空间分布上,上海、南京、杭州、宁波等主城区均属于跨城流动强度密集区,郊县区则是分散稀疏区,沪杭、宁杭、杭甬城市核心区间的点到点联系十分密切,4个核心城市中县市级别的高铁站点设置,强化了跨城密集区和分散区的流动联系。在长三角跨城流动的功能联系方面,工作、休闲、居住基本活动均不跨城的行为特征比较突出,而休闲活动引发的跨城流动最为普遍,上海、南京属于主要的工作地点转移点,杭州则是主要的居住和休闲活动热点城市。
引用
收藏
页码:90 / 97+122 +12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基于高铁余票的客流行为特征及其效应分析——以沪宁沿线高铁站点为例 [J].
韦胜 ;
张小辉 .
城市规划, 2015, 39 (07) :38-42
[2]   高速铁路对城市居民出游行为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J].
冯英杰 ;
吴小根 ;
刘泽华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4, (04) :121-125
[3]   京津城际高速铁路影响下的跨城流动空间特征 [J].
吴康 ;
方创琳 ;
赵渺希 ;
陈晨 .
地理学报, 2013, 68 (02) :159-174
[4]   广佛市民地铁跨城活动的空间分析 [J].
王世福 ;
赵渺希 .
城市规划学刊, 2012, (03) :23-29
[5]   中国城市空间网络分析——基于电子信息企业生产网络视角 [J].
武前波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207-219
[6]   基于客运交通流的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结构研究 [J].
罗震东 ;
何鹤鸣 ;
耿磊 .
城市规划学刊, 2011, (02) :16-23
[7]   长江三角洲功能多中心程度初探 [J].
罗震东 .
国际城市规划, 2010, 25 (01) :60-65
[8]   沪宁高速轨道交通走廊地区的职住区域化组合现象——基于沪宁动车组出行特征的典型调研 [J].
王兴平 ;
赵虎 .
城市规划学刊, 2010, (01) :8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