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温带黑土区紫花苜蓿不同农艺措施下生产能力研究

被引:5
作者
王占哲 [1 ]
王刚 [2 ]
赵殿忱 [1 ]
陆永祥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黑龙江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关键词
中温带黑土区; 紫花苜蓿; 农艺措施; 生产能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围绕如何提高中温带黑土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生产能力,开展了与此相关的品种、种植方式、施肥、播期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紫花苜蓿生产能力达到9826.3~12191 kg/hm2。如果进一步优化集成品种、种植方式、施肥、播期等先进实用技术,即在种植方式上应用有利增加保苗株数和分枝的15 cm平作,在品种上应用生长快、抗寒性强的龙牧801品种,在施肥上应用有利活化土壤、促进根系生长的磷钾有机肥组合(P2O5138 kg/hm2+K2O 150 kg/hm2+有机肥30 t/hm2)施肥技术,在播期上应用有利提高光水热资源利用、加快植株生成、增强抗寒能力的夏季早期(7月5日左右)播种技术,该区紫花苜蓿的生产能力将会更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7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施肥对绿洲农区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的影响 [J].
林祥群 ;
于磊 ;
鲁为华 .
草业科学, 2007, (09) :48-51
[2]   播种行距和灌水量对紫花苜蓿种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J].
杜文华 ;
田新会 ;
曹致中 .
草业学报, 2007, (03) :81-87
[3]   京郊平原区苜蓿生产能力与耗水规律的研究 [J].
孟林 ;
毛培春 ;
张国芳 .
草业科学, 2007, (04) :36-40
[4]   18个紫花苜蓿育种材料在苏南丘陵区的适应性比较 [J].
戚志强 ;
傅反生 ;
胡跃高 ;
曾昭海 ;
储国良 .
草业科学, 2006, (03) :35-38
[5]   不同种植方式麦田生态效应研究 [J].
王旭清 ;
王法宏 ;
董玉红 ;
于振文 ;
李增嘉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5, (03) :119-122
[6]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在黄土高原丘陵区适应性的研究 [J].
郭正刚 ;
张自和 ;
王锁民 ;
田福平 .
草业学报, 2003, (04) :45-50
[7]   不同施肥水平与组合对饲用黑麦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 Ⅰ对饲用黑麦产草量的影响 [J].
李志坚 ;
祝廷成 ;
胡跃高 .
草业学报, 2003, (04) :104-110
[8]   组合施肥技术对黑土肥力影响的研究 [J].
王占哲 ;
陈渊 ;
王刚 ;
王文刚 .
土壤与环境, 2002, (03) :283-285
[9]   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时序变化特征及与作物产量的响应关系 [J].
江东 ;
王乃斌 ;
杨小唤 ;
刘红辉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2, (01) :51-54
[10]  
中国牧草手册[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徐柱主编,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