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非优区铜陵市系统耦合及协同进化研究

被引:3
作者
王乃举 [1 ]
黄翔 [2 ]
机构
[1] 合肥学院旅游系
[2]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旅游非优区; 旅游复合系统; 耦合发展度; 协同学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旅游非优区铜陵市是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目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关键阶段。借鉴容量耦合系统模型对其环境、文化和旅游三大子系统进行时间序列交互耦合分析,并运用协同学理论对其旅游复合系统进行协同进化研究。结果表明,2001-2012年铜陵市各二级复合系统及旅游复合系统耦合发展度均呈上升趋势;文化—旅游和环境—旅游2类二级复合系统对旅游复合系统耦合发展度贡献作用巨大;增殖系数表明各子系统12年来均进化发展,共同趋向平衡位置;竞争参数表明环境与文化、环境与旅游子系统之间存在竞争阻碍关系,而文化与旅游子系统之间是合作共进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45 / 14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1]   经济发达的旅游资源非优区旅游发展探讨——以广东顺德为例 [J].
陈咏淑 ;
陈健 .
改革与战略, 2008, (07) :99-101
[12]   旅游资源非优型省会城市的旅游吸引力提升——以合肥市为例 [J].
章尚正 ;
余佳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2) :136-141
[13]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旅游开发研究——以全椒县为例 [J].
孙晓玲 ;
陆林 .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88-91
[14]   旅游资源非优区的若干理论研究 [J].
罗艳菊 ;
黄宇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5, (05) :126-130
[15]   国内外工业遗产旅游研究述评 [J].
李林 ;
魏卫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44-47
[16]   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分析 [J].
刘耀彬 ;
李仁东 ;
宋学锋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1) :105-112
[17]   小城镇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模型及应用研究 [J].
李崇明 ;
丁烈云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4, (11) :134-139+144
[18]   旅游资源非优区适度开发与实例研究 [J].
许春晓 .
经济地理, 1993, (02) :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