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42 条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地理格局
被引:42
作者:
张城铭
[1
,2
]
翁时秀
[1
,2
]
保继刚
[3
,2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2] 中山大学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3]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改革开放;
旅游业发展格局;
旅游发展阶段;
影响因素;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摘要:
运用基尼系数、首位度分析、热点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从全国和地区两种尺度对1978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旅游业发展格局进行了研究。分析发现:①旅游业发展格局的整体特征是东高西低,南高北低;入境旅游长期呈现极化分布的特征,广东是入境旅游的"极核",京—沪处于第二梯队,甘—新—青—藏—宁发展滞后;国内旅游经历了极化分布到均衡分布的过程。②旅游业发展格局阶段性特征:现代旅游起始阶段——入境旅游极化严重,广东地位举足轻重;国内旅游培育阶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未变(广东第一,北京第二,上海第三),国内旅游总体极化分布;旅游大发展阶段——北京入境旅游地位逐渐被上海取代,国内旅游总体均衡分布;旅游新常态阶段——入境旅游空间结构改善,国内旅游第一层级省份明显增加,出境旅游稳步快速增长,北京、上海引领出境旅游人均消费。③影响中国旅游业发展的因素比较多元:政策、管理制度、旅游需求、旅游吸引物、经济水平、消费水平、产业发展、投资状况、交通条件、食宿服务、中介服务和对外开放程度等因素对中国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980 / 2000
页数:2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