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以来江苏固城湖沉积模式初探

被引:12
作者
姚书春
王小林
薛滨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沉积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江苏固城湖; 沉积模式; 光释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江苏固城湖湖心采集了连续岩芯,进行了137Cs,210Pb,14C和光释光分析以研究全新世以来固城湖湖泊沉积年代序列,同时进行了粒度、有机质、总氮以及元素的分析,以辅助研究固城湖的沉积模式。137Cs和210Pb的分析表明,固城湖百年来的沉积是持续的,近20年平均沉积速率约在0.066cm/a。从0.5m深度到1.78m深度的AMS14C的树轮校正年龄在8000~6500BC之间,而光释光数据表明同等深度其绝对年龄在7~8ka之间。AMS14C的校正年龄与光释光年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从多环境代用指标的剖面来看,在钻孔30cm深度出现了大的转折。结合现代沉积物平均沉积速率及对比历史文献得出上部30cm岩芯代表了约450年以来的沉积,这与公元1556年下坝的建成使得固城湖彻底与太湖隔绝时间相符。因此,固城湖地区可能的沉积模式是固城湖彻底与太湖隔绝后才出现持续沉积,在此之前一段时间内沉积物由于侵蚀或者人类活动如围垦导致缺失,而在约6~8ka之间沉积速率比较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岱海沉积记录的季风/干旱过渡区全新世适宜期特征
    孙千里
    肖举乐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81 - 790
  • [2] 西藏纳木错过去200年来的环境变化
    王荣
    羊向东
    朱立平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91 - 798
  • [3] 龙感湖沉积物中人类活动导致的营养盐累积通量估算
    吴艳宏
    王苏民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843 - 848
  • [4] 三峡井水湾遗址的光释光测年
    裴树文
    张家富
    高星
    周力平
    冯兴无
    陈福友
    [J]. 科学通报 , 2006, (12) : 1443 - 1449
  • [5] 微量元素在湖积物、土壤的垂向分布与稻谷中的分配
    廖启林
    黄顺生
    范迪富
    吴新民
    朱伯万
    翁志华
    华明
    陈宝
    冯金顺
    [J]. 第四纪研究, 2005, (03) : 331 - 339
  • [6] 太湖生态环境演化及其原因分析
    秦伯强
    罗潋葱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61 - 568
  • [7] 青藏高原苟鲁错湖泊沉积记录的小冰期气候变化
    李世杰
    王小天
    夏威岚
    李万春
    [J].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 578 - 584
  • [8] 太湖晚冰期—全新世气候、环境变化的沉积记录
    薛滨
    瞿文川
    吴艳宏
    王苏民
    吴瑞金
    [J]. 湖泊科学, 1998, (02) : 30 - 36
  • [9] 太湖表层沉积物中OM、TN、TP的现状与评价
    隋桂荣
    [J]. 湖泊科学, 1996, (04) : 319 - 324
  • [10] 江苏固城湖区一万多年来的孢粉植物群及古季风气候变迁
    羊向东
    王苏民
    童国榜
    [J]. ActaBotanicaSinica, 1996, (07) : 576 - 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