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性与团队合作对大科学装置科学效益的影响研究

被引:39
作者
张玲玲 [1 ,2 ]
王蝶 [3 ,1 ]
张利斌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
关键词
大科学装置; 跨学科性; 团队合作; 科学效益;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9.0173
中图分类号
G32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1 ; 1204 ;
摘要
大科学装置对解释、解决关键科学问题,推进基础科学研究,促进一流学科建设,增强原始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符合科学逻辑的学科布局与团队建设提升大科学装置的科学效益,不仅对已经建成的大科学装置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也为大科学装置以及依托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综合科学中心的未来规划提供了理论支持。本文探究了跨学科性(学科均衡性)与团队合作特性(团队异质性)对大科学装置科学效益的影响,并基于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的成果展示数据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学科布局的均衡性与多样性,对挖掘公共实验平台型大科学装置的科研潜力具有积极作用,对专用研究型大科学装置的积极作用弱于公共实验平台型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科研活动的团队,科学家及其组织背景的异质性越强,科研产出的影响力越大。此外,基于实证结论,本文从学科布局、资源利用、人才集聚、数据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促进大科学装置科学效益的良好发挥。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12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构建中国特色重大工程管理理论体系与话语体系 [J].
盛昭瀚 ;
薛小龙 ;
安实 .
管理世界, 2019, 35 (04) :2-16+51+195
[2]   重大工程创新生态系统演化及创新力提升 [J].
曾赛星 ;
陈宏权 ;
金治州 ;
苏权科 .
管理世界, 2019, 35 (04) :28-38
[3]   “政府—市场”二元作用下我国重大工程组织模式及基本演进规律 [J].
乐云 ;
李永奎 ;
胡毅 ;
何清华 .
管理世界, 2019, 35 (04) :17-27
[4]   重大工程工厂化建造管理创新:集成化管理和供应商培育 [J].
祁超 ;
卢辉 ;
王红卫 ;
谢勇 ;
曾伟 ;
张劲文 .
管理世界, 2019, 35 (04) :39-51
[5]   国际合作与海外经历对科研人员论文质量的影响——以生命科学为例 [J].
李文聪 ;
何静 ;
董纪昌 .
管理评论, 2018, 30 (11) :68-75
[6]   大科学装置在科学文化中的作用 [J].
马健铨 ;
刘萱 ;
Michel Claessens .
今日科苑, 2018, (09) :57-65
[7]   基于信息熵的中国大科学工程演化发展研究 [J].
徐文超 ;
徐艳梅 .
科学学研究, 2017, 35 (12) :1796-1805
[8]   建设国际领先的大科学装置 奠定科技强国的基础 [J].
王贻芳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7, 32 (05) :483-487
[9]   社会效益、区域平衡、政府扶持、地方特色——重离子加速器成果产业化经验 [J].
李斌 ;
李思琪 .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15, 7 (04) :323-331
[10]   组织、空间情境与科研合作网络 [J].
潘旭伟 ;
漆永乐 ;
郭剑锋 .
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5, 38 (07) :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