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中的运用

被引:8
作者
张晶
机构
[1] 燕山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未成年人; 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 品格证据;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09.02.030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品格证据是指证明诉讼参与人的品格或品格特征的证据,即专属和区分不同个体的道德品质总和。由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适用对象、启动和强化都需要品格证据的支持。因此,有必要在未成年人司法中引入品格证据,以期完善我国未成年人司法制度。在具体的设计中,品格证据的调查主体应由基层司法行政机构来承担;品格证据的调查内容应包括:身心方面、家庭方面、社会交往方面、成长经历和案发后的表现。同时,为了保证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能更好地发挥作用,品格证据应贯穿于未成年人恢复性司法的启动、协商和后续活动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合适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研究——以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视角 [J].
刘立霞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8, (04) :47-51
[2]   未成年人犯罪矫治的恢复性司法模式构建 [J].
戴春来 .
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 (03) :73-76
[3]   构建我国恢复性司法的意义与设想 [J].
邓陕峡 .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32-34+40
[5]   品格证据在未成年人缓诉制度中的运用研究 [J].
刘立霞 ;
尹璐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 (01) :51-56
[6]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审前调查制度探讨 [J].
冯卫国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7, (01) :45-50
[7]   中国视野下的恢复性司法 [J].
戴中璧 .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4) :56-59
[8]   对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及其社区预防工作的实证分析 [J].
共青团天津市红桥区委员会课题组 ;
马政 ;
王亚群 ;
焦琨 .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 (06) :27-30
[9]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 [J].
邓君韬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6, (04) :89-95
[10]   试论刑罚个别化根据:人身危险性 [J].
叶厚隽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5, (06) :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