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武清区生态空间规划

被引:9
作者
江文渊 [1 ,2 ]
机构
[1] 天津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天津环科环境规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关键词
累积耗费距离模型; 生态适宜性评价; 生态空间规划; 武清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13 [];
学科分类号
081303 ; 083302 ; 1204 ;
摘要
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不断破坏生物栖息环境,加剧生物栖息地的景观破碎化.在土地资源稀缺地区,仅靠保护单一类型生境的方法无法满足生物多样性保护需要.通过构建生态网络、实施生态规划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解决当前生态环境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利用景观生态学方法和GIS技术,选取高程、植被覆盖度、距主要河流距离、景观类型4个因素构建评价体系,对天津市武清区生态适宜性进行评价.提取区域内面积大于10 hm2的生境斑块作为生态源地,以区域生态适宜性评价结果作为成本面,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模拟武清区潜在生态网络,该网络由51个节点和80条廊道组成.对模拟的潜在生态廊道进行优化,提出武清区生态空间规划总体布局——"三横五纵、三片、多廊、多点".结果表明,利用累积耗费距离模型模拟区域潜在生态网络是一种进行区域生态空间规划的有效方法,模拟出的生态网络符合当地实际,能为区域生态建设提供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生态网络的生态安全格局评价.[J].傅强;顾朝林;.应用生态学报.2017, 03
[2]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武汉市景观生态网络格局特征分析 [J].
宋玉玲 ;
刘艳芳 ;
危小建 .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16, 39 (04) :95-98+101
[3]   城市生态网络空间评价及其格局优化 [J].
张远景 ;
俞滨洋 .
生态学报, 2016, 36 (21) :6969-6984
[4]  
基于空间主成分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内陆河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J].潘竟虎;刘晓;.应用生态学报.2015, 10
[5]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京津冀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J].
刘炜 ;
陈景新 ;
薛楠 ;
刘二亮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5, (02) :78-83
[6]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鞍山市生态网络构建 [J].
张蕾 ;
苏里 ;
汪景宽 ;
程铭 .
生态学杂志, 2014, 33 (05) :1337-1343
[7]   基于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的土地整理生态效应评价——以天津市七里海镇为例 [J].
刘峻岭 ;
李申 ;
孟伟庆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4, 35 (01) :95-101
[8]   青岛市湿地生态网络评价与构建 [J].
傅强 ;
宋军 ;
毛锋 ;
吴永兴 ;
姚涵 ;
唐剑波 .
生态学报, 2012, 32 (12) :3670-3680
[9]   欧美生态网络规划对中国的启示 [J].
闫维 ;
李洪远 ;
孟伟庆 .
环境保护, 2010, (18) :64-66
[10]   多中心组团式城市森林生态网络格局的构建——以重庆都市区“森林城市”建设为例 [J].
冯维波 ;
陈鹏 ;
蒋坤富 ;
巫昊燕 ;
李亮 .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7 (02) :6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