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秦岭新元古代花岗岩类成因与构造环境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35
作者
张宏飞
张本仁
骆庭川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化学系
关键词
花岗岩; 成因; 构造环境; 新元古代; 北秦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花岗岩类地球化学特征和区域地质事件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蔡凹岩体和黄柏峪岩体形成于活动陆缘或古岛孤环境,与古秦岭洋板块向北秦岭俯冲消减作用有关,属于Ⅰ型花岗岩,源岩来自于地幔派生物质;而德河岩体的形成可能是在板块俯冲作用早期,活动陆缘受板块俯冲作用的动力学影响,陆壳物质剪切改造所诱发岩浆的产物,属S型花岗岩,其源岩为陆壳碎屑物质。多种证据证明,北秦岭至少自新元古代就开始运行板块构造运动体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94 / 202+248 +24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一个距今10亿年侵位的阿尔卑斯型橄榄岩体:北秦岭晚元古代板块构造体制的证据 [J].
李曙光 ;
陈移之 ;
张国伟 ;
张宗清 .
地质论评, 1991, (03) :235-242
[2]   对河南省二郎坪群层序及时代的新认识 [J].
李采一 ;
马建国 ;
陈瑞保 ;
赵建敏 .
中国区域地质, 1990, (02) :181-185
[3]   二郎坪群有关问题的商榷 [J].
金守文 .
河南地质, 1988, (04) :21-26
[4]  
秦巴区域地球化学文集[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张本仁等著, 1990
[5]  
Granites and yet more granites forty years on[J] . Wallace Spencer Pitcher.Geologische Rundschau . 198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