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特低渗透成因分析与评价

被引:50
作者
高辉 [1 ]
孙卫 [1 ]
宋广寿 [1 ]
任国富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长庆油田分公司油气工艺技术研究院
关键词
特低渗透成因; 成岩作用; 储层评价; 长8储层; 合水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合水地区长8储层的物性总体较差,发育粒间孔、溶孔,孔隙结构类型属小孔隙、微细喉道和微喉道型;分析表明其特低渗透成因主要受沉积作用和成岩作用的共同影响,不同沉积微相储层的物性差异较大,柔性组分含量高、粒度细和成分成熟度较低是造成储层特低渗透特征的主要原因;同时成岩压实、胶结作用使得储层的孔隙度减小、渗透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和少量成岩微裂缝的产生又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储层的特低渗透性能;水下分流河道与河口坝砂体是研究区主要储层的分布相带。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三叠系延长组浊流沉积及成因模式 [J].
卢龙飞 ;
史基安 ;
蔡进功 ;
王金鹏 ;
赵欣 ;
王琪 .
地球学报, 2006, (04) :303-309
[2]   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延长组主要油层组储层特征 [J].
谢正温 ;
谢渊 ;
王剑 ;
王生朗 ;
李春玉 ;
李令喜 ;
吕小理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6) :575-582
[3]   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李凤杰 ;
王多云 ;
徐旭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5, (04) :365-370
[4]   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8油层组成岩相研究 [J].
窦伟坦 ;
田景春 ;
徐小蓉 ;
朱平 ;
夏青松 ;
倪新锋 ;
张翔 ;
聂永生 ;
杨华 ;
付金华 ;
郭正权 ;
邓秀芹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2) :129-132
[5]   迪那2气田古近系低渗透储集层形成机制分析 [J].
杨帆 ;
孙玉善 ;
谭秀成 ;
张丽娟 ;
王月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2) :39-42
[6]   鄂尔多斯盆地西峰油田长8油组辫状河三角洲沉积特征与层序演化 [J].
杨友运 ;
张蓬勃 ;
张忠义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1) :45-48
[7]   西峰油田成藏地质特征及勘探方向 [J].
付金华 ;
罗安湘 ;
喻建 ;
毛明陆 .
石油学报, 2004, (02) :25-29
[8]   致密砂岩气层的测井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山西组一段气田为例 [J].
赵彦超 ;
吴春萍 ;
吴东平 .
地质科技情报, 2003, (04) :65-70
[9]   鄂尔多斯盆地庆阳以南三叠系延长组长5、长6、长7储层成岩作用 [J].
牟泽辉 .
天然气工业, 2001, (02) :13-17+10
[10]  
李道品等著.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