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气汽车储气方式的技术经济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杨晓东
顾安忠
杨庆峰
高鲁嘉
郑青榕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动力与能源工程学院
关键词
天然气; 天然气汽车; 存储方式; 经济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82 [油气储存];
学科分类号
082003 ;
摘要
天然气可用液化、压缩和吸附三种方式来存储。对于车用天然气而言,液化方法实用性有限。而压缩天然气需要高压及昂贵的多级压缩设施,同时压缩天然气(CNG)加气站高昂的造价也限制了CNG汽车进入北美市场。实验室水平的吸附式天然气(ANG)储气只需用CNG约1/6的压力即可达到其3/4的体积能量存储密度。目前,探寻一种新的、更适合车用的吸附剂以进一步提高ANG存储的体积能量密度并降低成本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针对天然气储气方式的经济性进行了探讨,比较了吸附、液化及压缩等方法的存储数据,同时提出了一些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57 +57-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国内外天然气汽车发展状况 [J].
邹利 .
汽车研究与开发, 1999, (04) :10-13
[2]   对我国燃气汽车问题的认识和建议 [J].
王秉刚 .
世界汽车, 1999, (08) :1-5
[3]   增湿天然气用作天然气汽车燃料的探讨 [J].
唐晓东 ;
白剑 .
天然气工业, 1999, (04) :97-100
[4]   吸附法储存天然气汽车燃料技术的研究 [J].
陈进富 ;
陆绍信 .
天然气工业, 1999, (04) :94-97
[5]   吸附天然气汽车燃料技术 [J].
陈进富 ;
陆绍信 .
现代化工, 1999, (05)
[6]   压缩天然气钢瓶爆炸事故分析 [J].
辛中仁 .
天然气工业, 1998, (02) :85-88+10
[7]  
Porous Adsorbents for Vehicular Natural Gas Storage: A Review[J] . V.C. Menon,S. Komarneni.Journal of Porous Materials . 199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