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一种曾经被语法学家怀疑的格式

被引:24
作者
邢福义
机构
[1] 华中师范大学语言学研究所
关键词
双音节; 《中篇小说选刊》; 《年月日》; 范继淹; 动结式; 阎连科; 名词语;
D O I
10.16499/j.cnki.1003-5397.1997.04.008
中图分类号
H116.3 [音节结构];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讨论“(把希望)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一类V为双音节的“V在了N”格式。V代表动词语,N代表方所名词语。这类格式能否成立,是语言文字应用上多年存在的问题。本文首先交代写作背景,然后分三个部分展开:1现象跟踪,2V的结构和“了”的使用,3数量的多少和格式的合法。最后有个结束语。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谈谈语法规范化的问题 [J].
邢福义 .
文字改革, 1985, (06) :32-33
[2]   再谈“V在了N”格式 [J].
蒋平 .
汉语学习, 1984, (05) :56-58
[3]   关于“V在了N”格式的使用的考察 [J].
廖礼平 .
汉语学习, 1984, (01) :50-53
[4]   关于“V在了N”格式的类化问题 [J].
蒋平 .
汉语学习, 1983, (05) :11-14+28
[5]  
范继淹语言学论文集[M]. 语文出版社 , 范继淹 著, 1986
[6]  
现代汉语语法讲话[M]. 商务印书馆 , 丁声树等著,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