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境下“公民众包”的兴起与公共管理创新

被引:10
作者
孟韬
杨薇
机构
[1] 东北财经大学萨里国际学院
关键词
公民众包; 公民创新; 公共管理创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202 ; 1204 ; 120401 ;
摘要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促使公民与政府、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产生新变化,公民的角色从公共产品与服务的被动接受者向主动创造者转化。"公民众包"组织模式的兴起为公民参与到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创造搭建起平台。文章分别从公民自发和组织发起两个角度对"公民众包"模式进行归类,分析了"公民众包"兴起的动因和理论内涵,认为我国政府与社会组织需顺应与推动"公民众包"的发展趋势,激励公民参与到政策、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创造与传播等环节中,实施基于"公民众包"模式的公共管理创新。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电子政务反腐败研究 [J].
刘卫东 .
法制与经济(中旬), 2013, (01) :102-103
[2]   网络社会中“产消者”的兴起与管理创新 [J].
孟韬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2, (03) :205-212
[3]   互联网与大众政治的勃兴——“新传播革命”研究之一 [J].
李良荣 ;
张盛 .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2, 34 (03) :29-31
[4]   大众政治的兴起与现代国家的型构 [J].
周汝江 ;
陈家刚 .
湖北社会科学, 2009, (11) :19-22
[5]   电子政务与中国公共服务创新 [J].
杜治洲 ;
汪玉凯 .
中国行政管理, 2007, (06) :47-50
[6]   网络治理:公共管理的新框架 [J].
鄞益奋 .
公共管理学报, 2007, (01) :89-96+126
[7]  
Suggesting frameworks of citizen-sourcing via Government 2.0[J] . Taewoo Nam.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 . 2011 (1)
[8]  
Practitioner's Perspective—Improving Sourcing Decisions[J] . Jonathan D.Breul.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 2010
[9]  
Commons‐based Peer Production and Virtue*[J] . YochaiBenkler,HelenNissenbaum.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 2006 (4)
[10]   Perspective [J].
Gelinas, D .
FORESTRY CHRONICLE, 2001, 77 (04) :556-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