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优势、要素流动与产业低端锁定突破:基于“双循环”新视角

被引:34
作者
谭志雄 [1 ]
罗佳惠 [1 ]
韩经纬 [2 ]
机构
[1] 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双循环; 产品空间; 比较优势; 产业升级;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22.04.008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采用微观产品数据,基于产品空间理论检验中国过去国际大循环主导模式下产业“低端道路”路径依赖程度,并分析要素循环是否有利于走出产业“低端锁定”困境。研究表明:传统发展模式下中国省域产业结构演化显著受既有比较优势影响,产业升级处于低端发展路径依赖状态;畅通的要素循环对省域产业升级路径与出口产品比较优势具有显著调节效应,要素流动性显著降低了省域产业升级对比较优势的路径依赖程度;相比低技术产业,高技术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程度更易受到要素循环调节;相比劳动力要素循环与资本要素循环,技术要素循环对比较优势与产业升级路径具有更好的调节效应。研究为中国“由外向内”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证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45 / 5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公共服务质量对二孩生育行为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J].
肖涵 ;
葛伟 .
经济科学, 2022, (01) :112-125
[2]   关于相互促进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思考 [J].
朱民 ;
郑重阳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21, 42 (01) :3-15
[3]   迈向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中国宏观经济——2020—2021年中国宏观经济报告 [J].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课题组 ;
刘晓光 ;
刘元春 ;
闫衍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21, 41 (01) :17-36
[4]   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与更高水平双循环——国际经验与中国实践 [J].
江小涓 ;
孟丽君 .
管理世界, 2021, 37 (01) :1-19
[5]   全球价值链的发展变化与中国产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选择 [J].
牛志伟 ;
邹昭晞 ;
卫平东 .
改革, 2020, (12) :28-47
[6]   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 [J].
王一鸣 .
管理世界, 2020, 36 (12) :1-13
[7]   要素自由流动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吗——基于“协调性集聚”的理论假说与实证检验 [J].
王必达 ;
苏婧 .
财贸经济, 2020, 41 (04) :129-143
[8]   中国产业升级的演进与政策选择——基于产品空间的视角 [J].
刘守英 ;
杨继东 .
管理世界, 2019, 35 (06) :81-94+194
[9]   嵌入全球价值链会导致中国制造的“低端锁定”吗? [J].
吕越 ;
陈帅 ;
盛斌 .
管理世界, 2018, 34 (08) :11-29
[10]   从要素驱动到创新驱动:制度质量视角下的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 [J].
陶长琪 ;
彭永樟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8, 35 (07)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