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碳贮量及其分配特征

被引:24
作者
王兵
王燕
郭浩
赵广东
白秀兰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毛竹林生态系统; 碳贮量; 江西大岗山;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9.06.016
中图分类号
S795.7 [刚竹];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采用收获法研究了江西大岗山毛竹林生态系统的碳贮量及其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毛竹各器官碳密度波动在0.4630~0.4917g/g,其大小顺序为竹枝>竹秆>蔸根>竹蔸>竹叶。随着毛竹年龄的增长,碳密度无明显的变化规律。在毛竹林植被层中,碳密度依次为:竹枝>竹秆>竹鞭>蔸根>鞭根>竹蔸>竹叶>林下植被>枯落物。毛竹林生态系统土壤层碳密度以0~20cm层最高,且各层次之间碳密度差异极显著。毛竹林生态系统碳贮量为243.22t/hm2,其中土壤层碳贮量占84.03%,植被层占15.97%。毛竹林生态系统年固碳量为12.15t/(hm2.a)。其中植被层年固碳量为11.36t/(hm2.a),土壤层年固碳量为0.79t/(hm2.a)。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竹林生态系统的碳储量 [J].
王兵 ;
魏文俊 ;
邢兆凯 ;
李少宁 ;
白秀兰 .
生态环境, 2008, (04) :1680-1684
[2]   中国竹林的碳素特征 [J].
郭起荣 ;
杨光耀 ;
杜天真 ;
施建敏 .
世界竹藤通讯, 2005, (03) :25-28
[3]   毛竹林的碳密度和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 [J].
周国模 ;
姜培坤 .
林业科学, 2004, (06) :20-24
[4]   我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平衡 [J].
周玉荣 ;
于振良 ;
赵士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0, (05) :518-522
[5]   闽北毛竹生物量与生产力的研究 [J].
陈辉 ;
洪伟 ;
兰斌 ;
郑郁善 ;
何东进 .
林业科学, 1998, (S1) :60-64
[6]  
毛竹林生态系统碳平衡特征的研究[D]. 肖复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07
[7]  
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观测与分析标准方法[M]. 中国标准出版社 , 孙鸿烈, 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