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6 条
基于灯光数据的中国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分析
被引:17
作者:
周翼
[1
]
谢保鹏
[1
]
赵鸿雁
[2
]
陈英
[1
,2
]
裴婷婷
[1
]
刘士琪
[1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2]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城市规模;
时空格局;
夜间灯光数据;
探索时空数据分析;
县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为掌握城市规模时空格局演化规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平均灯光强度表征城市规模,采取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exploratory time-space data analysis,ESTDA)的研究框架对我国1992~2015年的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中国县域城市规模的核心-边缘结构与局部空间关联格局较为稳定但趋向动荡,城市规模变化呈现出"稳步增长"、"逐级递增"的特点,城市局部关联较弱,缺乏共同向上跃迁的动力;(2)京汕断裂带、110°E与100°E三条LL断裂带将城市规模空间格局割裂,阻碍了区域协调发展,但城市规模空间格局有可能突破胡焕庸线;(3) 2003年后城市规模的局部空间动态性、增长波动性与局部依赖性增强。东部的局部空间动态性趋于稳定,中西部局部空间动态性开始增强,城市规模增长波动性与局部依赖性重心向南方与东北方向转移;(4)自然因素、交通状况、城市行政级别、政策导向、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与空间临近效应是影响县域城市规模时空格局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利用灯光数据进行城市规模研究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未来应该着力构筑东中西部互联互动的网络通道,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60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