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体系规模分布与空间分布的关系研究

被引:5
作者
叶浩 [1 ]
庄大昌 [2 ]
机构
[1] 广东财经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2] 广东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城市体系; 规模分布; 空间分布;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运用位序—规模法则与最近邻分析,定量分析了1985年2011年间全国前300位城市的规模分布与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并利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二者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中国前300位城市市区非农业人口规模的分布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从历年变化趋势来看,规模结构指数Q值总体上呈现出"下降—上升—波动"的三阶段变化特征,说明人口集中与分散的各种驱动力量相互交织。(2)从空间分布类型来看,各年城市空间分布的R统计值虽然有较大的波动,但均远小于1,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模式,区域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及国家发展战略深刻影响着城市体系的发展及其空间分布。(3)在1985年2011年间,我国前300位城市的规模分布指数Q和空间分布指数R之间的变化趋势有着很大的一致性,由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城市体系的规模分布与空间分布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意味着城市在谋划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自身主观的积极作为,还需考虑到周边其他城市的影响,充分利用城市间的空间联系来强化自身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国中部地区城市影响范围划分方法的比较 [J].
邓羽 ;
刘盛和 ;
蔡建明 ;
兰肖雄 .
地理研究, 2013, 32 (07) :1220-1230
[2]   中国城市空间分布的省际差异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叶浩 ;
濮励杰 ;
张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2) :159-164
[3]   城市体系位序-规模特征的空间计量分析——以中部地区地级以上城市为例 [J].
程开明 ;
庄燕杰 .
地理科学, 2012, 32 (08) :905-912
[4]   基于分形理论的江苏省城市规模分布与异速生长特征 [J].
孙在宏 ;
袁源 ;
王亚华 ;
张小林 .
地理研究, 2011, 30 (12) :2163-2172
[5]   基于距离与规模的中国城市体系规模结构 [J].
王茂军 ;
曹广忠 ;
赵群毅 ;
杨雪春 .
地理研究, 2010, 29 (07) :1257-1268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等级体系演变的基本特征 [J].
李少星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25 (03) :54-57
[7]   基于等级钟理论的中国城市规模等级体系演化特征 [J].
刘妙龙 ;
陈雨 ;
陈鹏 ;
陈捷 .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1235-1245
[8]   基于航空客流的中国城市层级结构分析 [J].
宋伟 ;
李秀伟 ;
修春亮 .
地理研究, 2008, (04) :917-926
[9]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联系与层域划分 [J].
顾朝林 ;
庞海峰 .
地理研究, 2008, (01) :1-12
[10]   以建成区面积表征的中国城市规模分布 [J].
谈明洪 ;
吕昌河 .
地理学报, 2003, (02) :285-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