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中东部水热条件与NDVI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23
作者
张文江
高志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北京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4] 北京
关键词
青藏高原; 水热条件; 空间格局; 样带; 海拔分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3.1 [中气候、局地气候(地方气候)];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青藏高原受大气环流和地势格局的共同作用,水热条件及植被空间分布呈现独特的三维地带性特征。但是青藏高原范围广、地势起伏大,水热条件及植被空间分布具有明显区域差异。本文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100个气象站19822000年的降水、气温资料以及同期NO-AA AVHRR植被指数产品(NDVI),分析水热条件及植被的空间分布特征。首先,设置经向、纬向海拔渐变样带,考察海拔对水热条件及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然后,按500米海拔间隔进行站点分组,分析约束了海拔高差后的经纬位置对水热条件及NDVI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青藏高原中东部由于海拔高差大,热量条件分布首先受海拔递减规律控制,其次才表现出因太阳辐射差异的纬度地带性;而降水分布则主要受水汽通道位置和方向的影响,北上水汽和东部偏南走向山脉是研究区降水经向特征的主要成因;指示植被状况的年均NDVI,则受水热组合的控制,其分布格局是二者的叠加与综合。
引用
收藏
页码:877 / 88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小五台山亚高山景观尺度水热条件与植被关系 [J].
江源 ;
黄晓霞 ;
黄秋如 ;
刘全儒 ;
韩京莎 .
地理学报, 2005, (04) :698-704
[2]   自然地理要素空间插值的几个问题 [J].
朱会义 ;
刘述林 ;
贾绍凤 .
地理研究, 2004, (04) :425-432
[3]   气象要素空间插值方法优化 [J].
封志明 ;
杨艳昭 ;
丁晓强 ;
林忠辉 .
地理研究, 2004, (03) :357-364
[4]   青藏高原的主要环境效应 [J].
莫申国 ;
张百平 ;
程维明 ;
谭娅 ;
肖飞 ;
武红智 .
地理科学进展, 2004, (02) :88-96
[5]   植被指数研究进展:从AVHRR-NDVI到MODIS-EVI [J].
王正兴 ;
刘闯 ;
HUETE Alfredo .
生态学报, 2003, (05) :979-987
[6]   青藏高原气候变化对气候带的影响 [J].
赵昕奕 ;
张惠远 ;
万军 .
地理科学, 2002, (02) :190-195
[7]   西北地区水热条件分析及生态恢复对策 [J].
杨桂芳 ;
彭红霞 ;
李长安 ;
殷鸿福 .
西北地质, 2001, (04) :9-15
[8]   甘肃木本植物区系生活型和果实类型构成式样与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 [J].
王国宏 ;
周广胜 .
植物研究, 2001, (03) :448-455
[9]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问题研究 [J].
牛亚菲 .
地理科学进展, 1999, (02) :69-77
[10]   青藏高原的地貌演化与亚洲季风 [J].
李吉均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1)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