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地区强对流钩状回波特征的观测研究

被引:17
作者
张鸿发
龚乃虎
贾伟
王致君
张焕儒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3] 不详
[4] 甘肃省气象局
[5] 不详
关键词
冰雹云,回波特征,钩状,跃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12.15 [云的观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最近10年平凉地区人工防雹试验期间,用雷达测到的强对流雷暴云回波上,发现雹暴云除有强度和云高作判别外,在回波形态和结构上,多数雹云在发展过程中呈气旋形回波形状,其中部分强雹云演变成明显钩状回波,少数特强雹暴云有反气旋钩状回波,并向气旋钩状演变的特点。在钩状回波形成和维持阶段,回波反射率Ze达到最强,之后不再增加,有些钩状回波的云高有时可跃增1~3km高度,云体出现崩溃,地面有降雹。针对这些观测事实,本文用多年回波资料进行一些统计分析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9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有地形存在时对流云发展的数值模拟研究 [J].
谷国军,王昂生,许焕斌 .
气象学报, 1994, (01) :90-98
[2]   人工影响天气研究工作的三十年 [J].
杨颂禧 ;
徐宝祥 .
高原气象, 1989, (02) :139-145
[3]   冰雹天气的短期预报检验 [J].
张喜轩 .
高原气象, 1983, (04) :71-78
[4]   雹云的特征及其雷达识别 [J].
龚乃虎 ;
蔡启铭 .
高原气象, 1982, (02) :43-52
[5]   平凉地区的降雹及其与环境场要素的关系 [J].
刘全根 ;
马骥德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2, (01) :53-62
[6]   冰雹云“酝酿”期研究 [J].
王昂生 ;
赵小宁 ;
赵国庆 .
大气科学, 1981, (01) :92-100
[7]   对流运动和旋转气流的初步研究 [J].
徐文俊 .
大气科学 , 1980, (03) :212-220
[8]   冰雹云的指状回波结构及其形成机制探讨 [J].
马振骅 ;
刘锦丽 ;
马建骊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80, (01) :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