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标本对于麻疹诊断的意义探讨

被引:3
作者
毛雯雯
王中战
董晓根
邢洪光
机构
[1] 丰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科
关键词
麻疹; 病原学; 咽拭子; 尿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1.1 [麻疹];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比较不同标本在麻疹病例早期诊断和疫情控制中的优劣,探讨采集急性期疑似病例的病原学标本(咽拭子或尿液)进行病原学检测在麻疹监测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2月丰台区88例麻疹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从不同标本的采样易操作性、小月龄病患依从性、实验室检测灵敏度、是否有助于鉴别疫苗相关病例和确定流行株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1岁以内儿童病例中,15.79%的儿童家长拒绝医院为孩子采血,5.26%的家长拒绝为孩子采集病原学标本,在首诊采血麻风疹双阴性的情况下,只有20%的家长同意采集恢复期血,80%的家长同意采集病原学标本。在79例既采集血标本又采集病原学标本的病例中,急性期麻疹Ig M抗体阳性检出率为65.8%(52/79),病原学标本的病毒核酸阳性检出率为96.2%(76/79)。结论通过采集咽拭子或尿液的方法进行病原学检测灵敏度高、便于采集、小月龄病患依从性更好,且有助于鉴别麻疹疫苗相关病例、确定流行株、追溯传染源,故较采血更适合做为消除麻疹阶段急性期病例首要采样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366 / 4367+4380 +43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一起D8基因型麻疹暴发疫情的调查分析
    王中战
    毛雯雯
    唐田
    黄胜天
    兰蓓
    明帅
    邢红光
    [J]. 疾病监测, 2013, 28 (11) : 952 - 953
  • [2] 应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鉴别H1基因型麻疹野病毒感染病例和麻疹疫苗相关病例
    李立群
    余文
    赵智娴
    丁峥嵘
    [J]. 中国疫苗和免疫, 2012, 18 (05) : 429 - 431+472
  • [3] 经病原学确诊的207例儿童麻疹临床特征分析
    黄辉
    邓莉
    郑崇光
    邓洁
    陈冬梅
    钱渊
    [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2, 7 (02) : 128 - 131
  • [4] 实时荧光定量RT-PCR在麻疹和风疹病毒检测中的应用
    张金菊
    牛桓彩
    [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1, 32 (02) : 256 - 257
  • [5] 麻疹病毒荧光定量RT-PCR反应体系的建立
    陈刚
    张永乐
    徐爱芳
    王妙蝉
    娄国强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8, (09) : 1797 - 1798
  • [6]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法快速检测麻疹病毒核酸
    姜明杰
    甘云
    梁勇
    张振国
    卢国际
    王翠华
    李彩云
    王蒋丽
    [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7, (04) : 616 - 617
  • [7] 门诊儿童静脉采血部位及方法
    赵艳玲
    王屹
    吕璐瑜
    [J]. 中国妇幼保健, 2005, (21) : 135 - 136
  • [8] 应用套式PCR早期快速诊断麻疹的研究
    邓洁
    钱渊
    朱汝南
    赵林清
    邓莉
    贾丽英
    [J]. 中华儿科杂志, 2004, (08) : 76 - 79
  • [9] 麻疹病人不同标本的麻疹病毒分离结果
    孙英杰
    余宏杰
    马艳
    姚文清
    朱贞
    许文波
    林桂芹
    [J]. 中国计划免疫, 2002, (01) : 13 - 15
  • [10]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用于麻疹实验室诊断初探
    陈萌
    陈丽娟
    和京果
    杨洁
    [J]. 中国计划免疫, 2001, (05) : 19 -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