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预警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朝安
王良玮
廖凯
范荣
机构
[1] 中国中铁西南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关键词
工程地质; 泥石流; 山区铁路; 预警参数; 预警机制;
D O I
10.13722/j.cnki.jrme.2014.s2.052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分析泥石流形成机制、运动过程特征、成灾模式,结合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形成、运动、成灾机制,提出泥石流流域实时降雨量、物源区土体降雨入渗深度、次声信息、沟道泥位4个参数作为山区泥石流灾害预警关键参数。其次,建立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的预警机制,根据泥石流灾害自身的规模、泥石流过程特征,结合铁路自身的抗灾能力,从铁路安全行车要求出发,将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预警划分为提示性预警、形成性预警、非成灾性预警、成灾性预警4种类型,并建立相应流域降雨、源地土体降雨入渗深度、泥石流次声、泥石流沟道泥位等关键参数的预警指标临界值、系统预警流程及发布方式。最后介绍该监测预警系统在现场试验观测的情况,通过现场试验观测结果证明,该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灾害预警方法可行的,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3810 / 381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土力类泥石流源地土体起动预报模型初步研究.[D].李朝安.铁道部科学研究院.2004, 04
[2]   利子依达沟泥石流演化历史及发展趋势预测 [J].
蔡佳君 ;
沈军辉 ;
唐垒庆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3) :217-221
[3]   泥石流源地降雨渗透深度检测仪的研制及应用 [J].
李朝安 ;
胡卸文 ;
王良玮 .
水土保持通报, 2012, 32 (02) :168-171
[4]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成生机理与防治原则 [J].
李朝安 ;
胡卸文 ;
李冠奇 ;
马显春 .
水土保持研究 , 2012, (02) :257-263
[5]   山区铁路沿线泥石流泥位自动监测预警系统 [J].
李朝安 ;
胡卸文 ;
王良玮 .
自然灾害学报, 2011, 20 (05) :74-81
[6]   四川省8·13特大泥石流灾害特点、成因与启示 [J].
许强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596-608
[7]   泥石流早期警报系统 [J].
章书成 ;
余南阳 .
山地学报, 2010, (03) :379-384
[8]   山区铁路沿线降雨实时监测网络系统 [J].
王良玮 .
中国铁路, 2004, (04) :65-67
[9]   山区铁路沿线暴雨泥石流预报的研究 [J].
谭炳炎 ;
段爱英 .
自然灾害学报, 1995, (02) :43-52
[10]  
走近泥石流.[M].谭炳炎; 编.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