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特性初步研究——以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为例

被引:10
作者
张洪江 [1 ]
李猛 [1 ]
江玉林 [2 ]
陈宗伟 [2 ]
陈学平 [2 ]
王晓东 [1 ]
张红丽 [1 ]
机构
[1]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2]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 侵蚀沟; 水土保持措施;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7.06.035
中图分类号
U41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研究高速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规律,该文选择银武高速公路同心至固原段固原立交2.5 km的范围作为研究区段.在2006年6—8月间,根据不同公路边坡类型和防治措施,设置6个观测小区,采用体积量测法,实地调查公路边坡侵蚀沟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用虹吸式自记雨量计记录降雨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沟蚀量与降雨量并没有显著关系,而与平均降雨强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平均降雨强度只有大于9.47 mm/h时才有可能发生沟蚀,而且平均降雨强度越大,产生的沟蚀量越多;当平均降雨强度相当时,降雨量越大,产生的沟蚀量也越多;六棱砖防护措施能防止边坡沟蚀的产生,拱形框架梁防护措施能够很好地控制边坡沟蚀的发育;在同样有六棱砖或拱形框架梁防护下,结合植物措施后,其防护效果更佳.弃土场边坡侵蚀沟发育最为剧烈,一个雨季产生的沟蚀量达9 779.55 t/km2.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4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青藏公路路堤边坡产流产沙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J].
徐宪立 ;
张科利 ;
庞玲 ;
孔亚平 ;
罗利芳 .
地理科学, 2006, (02) :2211-2216
[2]   黄土地区小流域植被覆盖和降水对侵蚀产沙过程的影响 [J].
余新晓 ;
张学霞 ;
李建牢 ;
张满良 ;
谢媛媛 .
生态学报, 2006, (01) :1-8
[3]   草被覆盖对坡面流流速影响的人工模拟试验研究 [J].
李勉 ;
姚文艺 ;
陈江南 ;
丁文峰 ;
杨剑锋 ;
李莉 ;
杨春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2) :43-47
[4]   宁南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措施研究——以固原市原州区为例 [J].
陈丽 ;
米文宝 ;
杨蓉 .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3) :190-193+197
[5]   半干旱退化山区侵蚀沟及坡面植被多样性研究 [J].
张源润 ;
蔡进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3) :76-78+198
[6]   高速公路边坡野外模拟冲刷试验研究 [J].
李志刚 ;
陈云鹤 ;
钱国超 .
公路交通科技, 2004, (01) :30-32
[7]   基于能量法的高等级公路路堤边坡冲刷临界坡度研究 [J].
李志刚 ;
邓学钧 ;
陈云鹤 .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3) :340-342
[8]   高速公路路堤边坡冲刷防护临界高度初探 [J].
李志刚 ;
吴伟 ;
陈云鹤 .
公路交通科技, 2003, (02) :24-27
[9]   路基边坡坡面冲刷基本理论 [J].
罗斌 ;
王秉纲 ;
王选仓 .
公路交通科技, 2002, (04) :27-29
[10]   路基边坡坡面冲刷强度探讨 [J].
罗斌 ;
胡厚田 ;
王秉纲 .
中国铁道科学, 2002, (03) :84-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