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工业没有割断农业生产中的家庭纽带——马克思农业资本主义理论的解读及发展

被引:9
作者
陈纪平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关键词
农业资本主义; 家庭农场; 畜牧业; 种植业;
D O I
10.16158/j.cnki.51-1312/f.2013.02.005
中图分类号
F091.91 [马克思、恩格斯经济思想];
学科分类号
060207 ; 020102 ;
摘要
资本雇佣劳动方式在工业中快速实现的原因在于,工业容易从时间与空间上进行逻辑化组合。畜牧业具有类似工业的技术特性,因此顺利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而种植业则因为农作物生长对季节与土地的高度依赖性,其家庭生产组织模式未被"资本雇佣劳动"方式所替代。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显然注意到了两个农业部门的差别,指出畜牧业是农业资本主义的先导,种植业生产组织将逐步由家庭农场过渡到资本主义农场。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家庭农场抑或企业化——中国农业生产组织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J].
陈纪平 .
经济学家, 2008, (03) :43-48
[2]  
农业发展的国际分析[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日)速水佑次郎, 2000
[3]  
农民经济组织[M].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俄)А.恰亚诺夫(А.Чаянов)著, 1996
[4]  
改造传统农业[M]. 商务印书馆 , (美)西奥多·W.舒尔茨(TheodoreW.Schultz)著, 1987
[5]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6]  
资本论Azi ben lun[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著, 1975
[7]  
土地问题[M]. 三联书店 , (德)考茨基(K.Kautsky)著, 1955
[8]  
土地问题理论[M]. 人民出版社 , (苏)列宁(В.И.Ленин)著, 1954
[9]   The nature of the farm [J].
Allen, DW ;
Lueck, D .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1998, 41 (02) :343-386
[10]  
Peasants and peasant societies .2 SHANIN,T. Pelican Books . 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