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及其驱动因子——以衡阳盆地为例

被引:17
作者
周松秀
田亚平
刘兰芳
机构
[1] 衡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农业生态系统; 适应能力; 驱动因子; 主成分分析; 衡阳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适应性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南方丘陵区是典型的水稻农业区,研究其农业生态系统适应性尤为重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衡阳盆地农业生态系统适应能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分析不同适应能力区的适应性主要驱动因子。结果表明:适应能力的分布规律为衡阳市区最高,各县域适应能力呈现出盆地中部低、四周高的分布规律。不同适应能力区适应性驱动因子各异,高适应能力区主要驱动因子是经济条件,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是较高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口规模和水土保持,热量和地形条件是极低适应能力区的主要驱动因子。高适应能力区因以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为主要驱动因子具有短暂性,较高适应能力区以良好的水热配合条件和灌溉设施作为驱动因子具有可持续性,因而较高适应能力区的发展潜力超过高适应能力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991 / 200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株潭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区 [J].
刘庆 ;
陈利根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6) :245-253
[2]   全球变化背景下的现代生态学——第六届现代生态学讲座纪要 [J].
温腾 ;
徐德琳 ;
徐驰 ;
赵德华 ;
冷欣 ;
耿其芳 ;
安树青 .
生态学报, 2012, 32 (11) :3606-3612
[3]   基于生态脆弱性视角的南方丘陵区农业适应性对策研究——以衡阳盆地为例 [J].
周松秀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2, 33 (03) :327-330
[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业系统的干旱脆弱性评价 [J].
陈萍 ;
陈晓玲 .
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08) :8-13
[5]   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驱动力分析——以衡阳盆地为例 [J].
周松秀 ;
田亚平 ;
刘兰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7) :938-944
[6]   东北地区矿业城市产业生态系统适应性评价 [J].
仇方道 ;
佟连军 ;
姜萌 .
地理研究, 2011, 30 (02) :243-255
[7]   全球变化下北方农牧交错地带区域适应能力评价模型研究 [J].
陈凤臻 ;
姜琦刚 ;
于显双 ;
崔瀚文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0, 32 (03) :292-296+323
[8]   榆林市脆弱生态空间分异特征及脆弱度分析 [J].
王宏伟 ;
张鑫 ;
邱俊楠 .
水土保持研究, 2010, (03) :184-188
[9]   我国生态系统研究的发展趋势与优先领域 [J].
傅伯杰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383-396
[10]   县域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及其动态分析——以黄河三角洲垦利县为例 [J].
王瑞燕 ;
赵庚星 ;
周伟 ;
姜曙千 ;
秦元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7) :3790-3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