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河谷印楝生长与立地条件关系

被引:32
作者
张燕平
赵粉侠
刘秀贤
郑益兴
贺斌
韦宇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2] 西南林学院
[3] 西南林学院 云南昆明
[4] 云南昆明
关键词
印楝; 树高生长; 立地条件; 干热河谷;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2005.01.015
中图分类号
S792 [阔叶乔木];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对元谋干热河谷印楝人工林生长与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地形因子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单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印楝树高生长量指标与坡位、土壤含水量、土壤毛管孔隙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速效P含量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坡位、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有机质含量及其组合是影响印楝生长的主导因子。缺磷少氮和水分含量低是印楝人工林土壤的共同特点,在选择造林地或制定营林措施时应当引起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印楝生物学特性及引种栽培 [J].
彭兴民 ;
张燕平 ;
赖永祺 ;
赵保荣 ;
赵培仙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1) :75-80
[2]   印楝的世界地理分布与引种栽培概况 [J].
张燕平 ;
赖永祺 ;
彭兴民 ;
刘娟 .
林业调查规划, 2002, (03) :98-101
[3]   印楝人工幼林生长规律的研究 [J].
彭兴民 ;
赖永祺 ;
张燕平 ;
赵保荣 ;
赵培仙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4) :469-473
[4]   印楝采种育苗及造林技术初步研究 [J].
彭兴民 ;
赖永祺 ;
赵培仙 ;
赵保荣 .
西南林学院学报, 2001, (03) :133-137
[5]   简介耐干旱多功能树种──印楝 [J].
赖永祺 .
云南林业, 1998, (05) :23-24
[6]   印楝引种试验初报 [J].
赵善欢 ;
张业光 ;
蔡德智 ;
林冠亚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89, (02) :34-39
[7]   京西山区油松人工林的适生立地条件及生长预测 [J].
沈国舫 ;
杨敏生 ;
韩明波 .
林业科学, 1985, (01) :10-19
[8]  
影响北京市西山地区油松人工林生长的立地因子[J]. 沈国舫,关玉秀,周沛村,邢北任.北京林学院学报. 1979(00)
[9]  
森林土壤:性质和作用[M]. 科学出版社[加拿大]阿姆森(K·A·Armson), 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