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湾热源对亚洲夏季风环流系统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张艳焕
郭品文
周慧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系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孟加拉湾热源; 年际异常; 环流响应; 中国降水; 年际关系;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5.01.001
中图分类号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 1951—2000年NCEP/NCAR再分析逐日及月平均资料和我国 160个测站 1951—2000年月降水量资料,计算了夏季大气热源气候分布,分析了夏季孟加拉湾地区热源年际异常及亚洲季风环流系统的响应,以及夏季孟加拉湾地区热源与中国夏季降水的年际关系。结果表明:夏季亚洲季风区最强的热源中心位于孟加拉湾东北部一带。当孟加拉湾热源异常强 (弱 )时,南亚高压偏西 (东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东(西);印度夏季风偏强 (弱),东亚热带季风偏弱 (强 )。孟加拉湾热源异常对南亚高压、南亚季风、副热带高压的影响显著,对东亚热带季风的影响不显著。夏季孟加拉湾热源与同期长江以南、华南东部部分地区降水呈明显负相关,而与西南到华南西部地区降水呈明显正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近百年东亚冬季风与ENSO循环的相互关系及其年代际异常 [J].
徐建军 ;
朱乾根 ;
施能 .
大气科学, 1997, (06) :2-9
[2]   青藏高原大地形对夏季大气环流和亚洲夏季风影响的数值试验 [J].
朱乾根 ;
胡江林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1993, (02) :120-129
[3]   大气热源和大地形对夏季印度季风和东亚季风环流形成作用的数值模拟 [J].
骆美霞 ;
张可苏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1, (02) :41-52
[4]  
现代气候统计诊断与预测技术.[M].魏凤英编著;.气象出版社.1999,
[5]  
东亚季风.[M].陈隆勋等著;.气象出版社.1991,
[6]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M].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编辑组编;.云南人民出版社.1983,
[7]  
青藏高原气象学.[M].叶笃正等著;.科学出版社.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