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坳陷第三系油气成藏体系定量评价

被引:16
作者
陈善勇
金之钧
刘小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3] 石油大学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关键词
成藏体系; 元素; 成熟度; 定量评价; 黄骅坳陷; 第三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112.3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油气成藏体系概念和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将黄骅坳陷第三系划分为 4个成藏体系和 16个亚成藏体系 ,初步建立了成藏体系的定量评价方法。优选出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所涉及的 2 2个地质单因素 ,包括有机碳含量、有机质类型、成熟度、源岩厚度、供烃面积系数及生烃强度、断层、储层、不整合面及其空间组合等 ,定量评价了黄骅坳陷成藏体系和亚成藏体系的元素及成熟度。结果表明 ,黄骅坳陷 4大成藏体系的烃源体、输导体和圈闭体三元素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部歧北成藏体系各元素发育条件最好 ,其次是中部歧南成藏体系 ,南部成藏体系较差 ,北部成藏体系最差。中部歧北成藏体系和中部歧南成藏体系成熟度较高 ;南部成藏体系和北部成藏体系成熟度较低。
引用
收藏
页码:544 / 547+602 +60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油气成藏机理与分布规律.[M].金之钧等著;.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2]  
第三系石油地质基础.[M].大港油田科技丛书编委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3]  
油气资源评价技术.[M].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勘探局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9,
[4]  
盆地与油藏研究.[M].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
[5]  
黄骅坳陷天然气地质.[M].于志海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6]   黄骅坳陷东部构造带新生代构造沉降史分析 [J].
王子煜 ;
漆家福 ;
陆克政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0, (02) :127-129+167
[7]   黄骅坳陷砂岩储层的成岩作用与孔隙分带性 [J].
郑浚茂 ;
吴仁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6, (04) :268-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