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世渤海泥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39
作者
刘建国 [1 ]
李安春 [1 ]
陈木宏 [2 ]
徐方建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南海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全新世; 沉积物; 地球化学; 因子分析; 渤海;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7.06.004
中图分类号
P736.41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渤海泥质区柱状沉积物的粒度与化学成分的分析及AMS14C测年数据表明,全新世以来本区泥质沉积物的物质来源与沉积环境较为稳定。R型因子分析得出三种主要组合类型,以Ca、Ti和Mn为代表,分别对应黄河物质影响、陆源细粒物质输入和海洋自生作用。其中西南部与中部泥形成于约6000aB.P.以来,黄河物质影响较强,主要在潮余流的作用下搬运后沉积下来。北部泥自早全新世之前便已开始形成,且主要沉积于高海面之前,受滦河物质作用相对较强。南部和北部泥质沉积年代存在明显差异,受水深、离岸距离、海平面高度等多种因素影响。尽管距黄河口较近,但区内沉积速率远低于中国近海其他泥质体,这与渤海环流状况及泥沙运移方向关系密切。
引用
收藏
页码:559 / 56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0 条
[1]   全新世以来渤海湾沉积物的粒度特征 [J].
刘建国 ;
李安春 ;
徐兆凯 .
海洋科学, 2006, (03) :60-65
[2]   近8ka东亚冬季风变化的东海内陆架泥质沉积记录 [J].
肖尚斌 ;
李安春 ;
陈木宏 ;
刘敬圃 ;
蒋富清 ;
李铁刚 ;
谢强 ;
向荣 ;
陈忠 .
地球科学, 2005, (05) :573-581
[3]   济州岛西南泥质区粒度组分变化的古环境应用 [J].
向荣 ;
杨作升 ;
郭志刚 ;
Saito Y. ;
范德江 ;
肖尚斌 ;
陈木宏 .
地球科学, 2005, (05) :582-588
[4]   黄海和渤海沉积物210Pb活度的分布特征 [J].
齐君 ;
李凤业 ;
宋金明 .
地球化学, 2005, (04) :351-356
[5]   渤海湾西岸潮间带现代沉积速率研究 [J].
孟伟 ;
雷坤 ;
郑丙辉 ;
王福 ;
王宏 ;
李建芬 ;
李勇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05, (03) :67-72
[6]   南黄海北部泥质沉积区冰后期海侵沉积记录 [J].
刘健 ;
王红 ;
李绍全 ;
金仙梅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4, (03) :1-10
[7]   渤海海峡区域现代沉积速率分布的数值计算 [J].
蒋东辉 ;
高抒 ;
李凤业 .
海洋科学, 2003, (03) :32-35
[8]   黄、渤海泥质沉积区现代沉积速率 [J].
李凤业 ;
高抒 ;
贾建军 ;
赵一阳 .
海洋与湖沼, 2002, (04) :364-369
[9]   中国近海沿岸泥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指示意义 [J].
赵一阳鄢明才李安春高抒贾建军 .
中国地质, 2002, (02) :181-185
[10]   北黄海西部全新统分布的初步认识 [J].
程鹏 ;
高抒 ;
刘敬圃 ;
官晨钟 ;
王桂芝 ;
J.D.Milliman .
第四纪研究, 2001, (04) :379-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