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双湖地区二叠系玄武岩地球化学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被引:14
作者
赖绍聪 [1 ,2 ]
秦江锋 [1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羌塘地块; 龙木错—双湖缝合带; 地球化学; 裂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对青藏高原羌塘地块中部双湖地区发育的二叠系碱性系列和拉斑系列玄武岩进行了详细的地球化学研究。碱性系列玄武岩富集LILE和LREE,其La/Nb比值和OIB相近,Ti/V比值明显高于典型MORB,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位于OIB区域。拉斑系列玄武岩具有相对平坦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和典型MORB相比,其Ti/V比值也明显偏高,在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上位于MORB和OIB重合的区域,表明岩石起源于一个低度富集的地幔源区。结合区域地质背景,认为双湖二叠系拉斑系列-碱性系列玄武岩组合可能形成于陆间裂谷到小洋盆环境,这套玄武岩的产出可能代表古特提斯洋沿龙木错—双湖构造带在不同地区的发育程度不同,双湖地区在二叠纪应为一个陆间裂谷到小洋盆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70 / 7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板块缝合带研究二十年 [J].
李才 .
地质论评, 2008, (01) :105-119
[2]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闭合的年代学证据——来自果干加年山蛇绿岩与流纹岩Ar-Ar和SHRIMP年龄制约 [J].
李才 ;
翟庆国 ;
陈文 ;
董永胜 ;
于介江 .
岩石学报, 2007, (05) :911-918
[3]   青藏高原龙木错-双湖板块缝合带与羌塘古特提斯洋演化记录 [J].
李才 ;
翟庆国 ;
董永胜 ;
曾庆高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7, (01) :13-21
[4]   西藏羌塘中部角木日地区二叠纪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黄小鹏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9-1427
[5]   藏北双湖地区才多茶卡一带构造混杂岩中发现晚泥盆世和晚二叠世放射虫硅质岩 [J].
朱同兴 ;
张启跃 ;
董瀚 ;
王玉净 ;
于远山 ;
冯心涛 .
地质通报, 2006, (12) :1413-1418
[6]   西藏羌塘角木日地区二叠纪蛇绿岩的地质特征及意义 [J].
翟庆国 ;
李才 ;
程立人 ;
张以春 .
地质通报, 2004, (12) :1228-1230
[7]   西藏双湖地区蓝闪片岩原岩Sm-Nd同位素定年 [J].
李才 ;
李永铁 ;
林源贤 ;
王天武 ;
杨德明 ;
和钟铧 .
中国地质, 2002, (04) :355-359
[8]   藏北阿木岗群、查桑群和鲁谷组放射虫的发现及有关问题讨论 [J].
李日俊 ;
吴浩若 ;
李红生 ;
孙东立 .
地质论评, 1997, (03) :250-256+337
[9]   羌塘茶布-双湖地区基性超基性岩和火山岩研究 [J].
邓万明 ;
尹集祥 ;
呙中平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6, (04) :296-301
[10]   蛇绿岩生成构造环境的Ba-Th-Nb-La判别图 [J].
李曙光 .
岩石学报, 1993, (02) :14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