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衰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不全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5
作者
黄红漫
孙晓兰
许其倓
机构
[1]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2] 上海市杨浦区市东医院 上海市
[3] 上海市
[4] 上海市
关键词
心力衰竭,慢性; 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1.6 [血液循环衰竭];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心衰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变化。方法:常规测定80例心功能不全患者治疗前、后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及心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后,随着心功能的改善,NO水平上升,ET、AngⅡ水平下降,(P<0.01),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力衰竭患者的内皮功能随着心衰程度的改善而改善。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5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内皮素与充血性心力衰竭 [J].
杨震 ;
刘晓方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4, (04) :402-405
[2]   老龄心力衰竭患者一氧化氮与胰岛素样结合蛋白-3关系的探讨 [J].
陈庆伟 ;
郭豫涛 .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2, (06) :5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