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冲突视角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及处理研究

被引:13
作者
赵树迪 [1 ,2 ]
周易 [1 ]
蔡银寅 [1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邻避冲突; 环境群体性事件; 公共管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07 [环境事故及其应急措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共享发展理念要求全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但当某些利于社会整体发展的项目设施建设将可能损害周边小部分群众个人利益时,政府管理部门如何合理协调处理好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能提前做好相关调查应急预防工作,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本文从邻避冲突视角从微观上分析了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特点和内在机理,论述了邻避冲突引发的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处理机制和政策措施。结果表明,舆情酝酿是引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关键,而解决舆情酝酿的关键则是参与人群边界的确定和恰当的信息公开。因此,建立有效的环境信息公开机制,对解决邻避冲突式的环境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围绕邻避类项目的事前评价,提前做好损失预补方案和舆论疏导工作,有助于降低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概率。具体说来主要可以通过建立环境类信息公开机制来了解民众的诉求,确保沟通渠道畅通;在信息公开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并完善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机制,避免舆论因缺乏引导而持续发酵,引导舆论走向正面;建立环境类项目损害评估机制,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平等、自愿的原则进行不偏不倚的客观评估,制定科学合理的补偿方案;建立包括直接经济补偿和社会公益补偿等形式多样的环境类损失补偿机制;最后还要建立环境类事件过程监控机制,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管控,确保政府管理部门始终处于事件主导地位。在信息化不断发展、公民民主意识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努力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在面对可能发生的矛盾焦点突出的环境群体性事件时,政府应当科学分析其产生发展的原因脉络,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传播与应对——基于2003~2014年150起中国重大环境群体事件的实证分析 [J].
荣婷 ;
谢耘耕 .
新闻记者, 2015, (06) :72-79
[2]   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的影响 [J].
罗植 ;
杨冠琼 .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 (03) :159-167
[3]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及其治理 [J].
林奇凯 ;
张广州 ;
刘海潮 .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4, 30 (06) :112-117
[4]   环境影响评价在规避邻避效应中的作用与问题 [J].
何羿 ;
赵智杰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49 (06) :1056-1064
[5]   美国处理邻避冲突的做法 [J].
陈佛保 ;
郝前进 .
城市问题, 2013, (06) :81-84
[6]   公共政策过程中的邻避冲突及其治理 [J].
陈宝胜 .
学海, 2012, (05) :110-115
[7]  
摆脱PX魔咒 国外有何高招[N]. 俞飞.中国经营报. 2015 (A10)
[8]   A conflict resolution model [J].
Davidson, J ;
Wood, C .
THEORY INTO PRACTICE, 2004, 43 (01) :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