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罗植 [1 ,2 ]
杨冠琼 [3 ]
机构
[1]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计算社会学; 内生性因素; 整体环境要素; 社会网络;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5.03.019
中图分类号
C93 [管理学]; D631.43 [公共秩序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 ; 1201 ; 1202 ; 120202 ; 030603 ; 0838 ;
摘要
对群体性事件产生与演化规律的研究已经成为社会管理的重要主题,而发展迅速的计算社会学方法为深入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途径。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群体性事件的部分案例,可以发现个体对政府的信任程度、个体利益诉求渠道和社会普遍情绪这些内生性因素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整体环境要素,这些内生性因素的存在和组合达到一定水平,就构成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条件,而在这些宏观条件下,个体之间通过社会网络产生的关联和相互作用对群体事件的产生与演化也有重要影响。通过基于社会网络的计算社会学模型的模拟检验,本文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与演化进行了计算分析,讨论了整体环境和个体关联的各要素的作用,获得了部分内生性因素在其他条件既定时引发群体性事件的临界值。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研究群体性事件的演化与形成机制提供了必要的模型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维权型群体性突发事件社会网络结构与策略的协同演化机制 [J].
刘德海 ;
王维国 .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03) :185-192
[2]   群体性事件心理动因和心理机制探析 [J].
周感华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11, (06) :1-5
[3]   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及其消减途径探析——一个政治文化的分析视角 [J].
陈华森 .
探索, 2010, (06) :96-100
[4]   具有差异化选择特征的复杂社会网络扩散研究 [J].
赵正龙 ;
陈忠 ;
孙武军 ;
李莉 .
管理科学学报, 2010, 13 (03) :38-49
[5]   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政府机会主义行为的演化博弈分析 [J].
刘德海 .
中国管理科学, 2010, 18 (01) :175-183
[6]   群体性事件多种原因的理论阐释 [J].
陈潭 ;
黄金 .
政治学研究, 2009, (06) :54-61
[8]   治理群体性事件与加强基层政府应对能力建设 [J].
肖文涛 .
中国行政管理, 2009, (06) :118-123
[9]   社会泄愤事件中群体心理研究——对“瓮安事件”发生机制的一种解释 [J].
于建嵘 .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9, (01) :1-5
[10]   群体性事件中的信息传播流程、节点与心理接受机制 [J].
曹英 .
河南社会科学, 2009, 17 (01) :133-13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