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玉米组合种植模式土壤水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7
作者
马志林 [1 ,2 ]
段喜明 [3 ]
杨才敏 [4 ]
机构
[1] 陕西省治沙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3] 山西农业大学林学院
[4] 山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组合节水技术; 种植模式; 土壤水动态变化; 春玉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保墒与灌溉技术的集成是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探索一种新的能同步提高天然降水和灌溉水利用效率的种植模式。试验将垄作栽培、覆盖保墒、补充灌溉、交替隔沟灌溉4个单项节水技术有效组合,形成春玉米组合种植模式。具体设计为,聚土垄作春玉米,在玉米水分亏缺时期以交替隔沟灌水方式补灌,以垄沟表面不同覆盖形式为处理的春玉米种植模式。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全生育期内各处理垄背、南沟、北沟3处土壤含水量始终存在差异,南沟、北沟土壤含水量在灌水期交替出现峰值;处理之间,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垄覆膜沟覆秆处理(MG)>垄覆膜沟裸处理(ML)>垄覆秆沟覆秆处理(QG)>垄沟全裸处理(CK),60~10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QG>CK>MG>ML;本试验所采用的组合节水种植模式能够发挥各单项节水技术的节水特性,并有利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节水农业新技术研究.[M].钱蕴壁等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2]  
中国半干旱区降水的农业高效利用.[M].谷茂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1,
[3]  
中国北方旱地农业技术.[M].王维敏 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4,
[4]   垄作春小麦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和产量效应研究 [J].
邓忠 ;
黄高宝 ;
仵峰 ;
范永申 ;
赵财 ;
罗珠珠 ;
辛平 .
节水灌溉, 2006, (06) :4-6
[5]   旱作农田不同结构垄作的生态生产效益研究 [J].
刘目兴 ;
王静爱 ;
刘连友 ;
盖永芹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6) :116-120
[6]   沟播和垄作条件下冬小麦田的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研究 [J].
于舜章 ;
陈雨海 ;
余松烈 ;
董庆裕 ;
周勋波 ;
李全起 ;
吴巍 ;
孙妮娜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2) :133-137
[7]   控制性分根交替灌溉——常规节水灌溉技术的新突破 [J].
史文娟 ;
康绍忠 ;
王全九 .
灌溉排水, 2000, (02) :32-35
[8]   交替隔沟灌溉水分入渗特性 [J].
潘英华 ;
康绍忠 .
灌溉排水, 2000, (01) :1-4
[9]   我国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研究 [J].
李英能 .
节水灌溉, 1998, (02) :7-12
[10]   21世纪我国节水农业发展趋势及其对策 [J].
康绍忠 ;
李永杰 .
农业工程学报, 1997, (04) :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