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南晚中生代壳幔作用地球化学

被引:39
作者
周金城
陈荣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2]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南京大学成矿作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
关键词
地球化学; 壳幔作用; 晚中生代; 福建省;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1.06.007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闽东南永泰和永定火山-沉积盆地中的中生代拉斑玄武岩和流纹岩以及泉州和同安晚中生代复合的角闪辉长岩、花岗岩选择性地进行了单矿物40Ar-39Ar年龄及全岩-单矿物Rb-Sr等时线年龄测定,并对这些复合的基性-酸性火成岩进行了详细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研究表明,闽东南晚中生代拉斑玄武岩具有“大陆弧”玄武岩的性质,微量元素的协变图解证实了复合基性-酸性岩浆之间存在混合关系,解释了东南沿海晚中生代流纹岩及花岗岩普遍兼有I型和S型花岗岩的某些特征的原因。LILE/REE以及HFSE/HFSE等微量元素比以及它们与Sr、Nd和Pb同位素的相关关系证实,两个盆地中的拉斑玄武岩浆分别来自岩石圈和软流圈地幔。幔源基性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这是活动大陆边缘“壳幔作用”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Ba/La)N-(La/Sm)N图解,把“源区富集”与“地壳组分混染”两者各自的贡献区分开来。通过永泰和永定两个盆地火山岩的对比,阐明了壳幔作用随地质时代发生的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