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甲基卡稀有金属矿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42
作者
梁斌 [1 ,2 ]
付小方 [2 ]
唐屹 [1 ]
潘蒙 [2 ]
袁蔺平 [2 ]
郝雪峰 [2 ]
机构
[1] 西南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2] 四川省地质调查院
关键词
花岗岩; 地球化学; 稀有金属; 甲基卡; 川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21 []; P618.6 [稀有金属和少量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0709 ; 081803 ;
摘要
川西甲基卡是我国规模最大的花岗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床富集区,矿区出露的晚三叠世二长花岗岩侵入体与含矿伟晶岩脉具有密切的时空及成因联系。本文对该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73.17%74.53%)、高碱(K2O+Na2O=7.86%8.24%)、富钾(K2O/Na2O=1.07~1.46)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为1.23~1.26,为高钾钙碱性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Zr和Ti亏损明显;稀土总量(ΣREE)为(28.27~34.27)×10-6,平均31.15×10-6,(La/Yb)N为15.77~19.34,δEu=0.50~0.56,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具有中等的负铕异常。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是以泥质岩为主的岩石部分熔融而成,岩浆可能来源于本区三叠纪西康群砂泥岩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典型的壳源成因类型,具同碰撞花岗岩的特征。花岗岩的形成时代为223±1 Ma,是印支末期松潘-甘孜造山带大规模滑脱推覆阶段的产物。花岗岩中富集Li、Be、Cs、Rb、Ta、Hf、W、Sn、F等,为岩浆结晶分异形成含稀有金属伟晶岩矿床提供了成矿物质。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四川甘孜甲基卡锂辉石矿矿产调查评价成果 [J].
付小方 ;
侯立玮 ;
王登红 ;
袁蔺平 ;
梁斌 ;
郝雪峰 ;
潘蒙 .
中国地质调查, 2014, 1 (03) :37-43
[2]   滇西三江地区临沧花岗岩的岩石成因: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及Hf同位素约束 [J].
孔会磊 ;
董国臣 ;
莫宣学 ;
赵志丹 ;
朱弟成 ;
王硕 ;
李荣 ;
王乔林 .
岩石学报, 2012, 28 (05) :1438-1452
[3]   富锂氟含稀有矿化花岗质岩石的对比和成因思考 [J].
朱金初 ;
饶冰 ;
熊小林 ;
李福春 ;
张佩华 .
地球化学, 2002, (02) :141-152
[4]   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微量元素地球化学标志 [J].
王联魁 ;
王慧芬 ;
黄智龙 .
岩石学报, 2000, (02) :145-152
[5]   Li-F花岗岩液态分离的稀土地球化学标志 [J].
王联魁 ;
王慧芬 ;
黄智龙 .
岩石学报, 1999, (02) :11-21
[6]   中国花岗岩类和世界花岗岩类平均化学成分的对比研究 [J].
黎彤 ;
袁怀雨 ;
吴胜昔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1998, (01) :29-34
[7]   雅江北部热隆扩展系的变形-变质作用 [J].
付小方 ;
候立玮 ;
许志琴 ;
王宗秀 .
四川地质学报, 1991, (02) :79-86
[8]  
中国松潘-甘孜造山带的造山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许志琴等著, 1992
[9]  
火成岩微量元素岩石学[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李昌年编著, 1992
[10]  
Two contrasting granite types: 25 years later[J] . B. W. Chappell,A. J. R. White.Austral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200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