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类型与成藏主控因素

被引:12
作者
牟琨 [1 ]
云金表 [2 ]
机构
[1]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藏类型; 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腹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准噶尔盆地腹部现今处于前陆盆地坳陷中。侏罗纪车莫古隆起的发育,一方面为早期成藏提供了构造背景,另一方面古隆起控制了河流三角洲砂体发育,不整合、地层超覆的分布。故本区形成了地层、岩性、断层三者复合的隐蔽油气藏发育区。后期剧烈的掀斜,导致古隆起周围圈闭类型、圈闭有效性发生变化或减弱。油藏多经历了后期调整、晚期充注,且类型多样。腹部地质背景及其演化,决定了油气形成与分布主要与古隆起及演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54 / 15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准噶尔盆地腹部隐蔽油气藏类型划分与形成机理 [J].
秦都 .
石油实验地质, 2009, (04) :356-361
[2]   调整改造型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模拟实验研究——以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为例 [J].
史建南 ;
郝芳 ;
邹华耀 ;
曾溅辉 ;
李平平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6) :590-594
[3]   准噶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大油气田勘探方向 [J].
李丕龙 .
石油学报, 2005, (06) :7-9
[4]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藏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J].
贾进斗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4) :449-455
[5]   准噶尔盆地古隆起的分布与基本特征 [J].
何登发 ;
翟光明 ;
况军 ;
张义杰 ;
石昕 .
地质科学, 2005, (02) :248-261+304
[6]   断层相关褶皱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南缘山前带构造研究的应用 [J].
邵雨 ;
陈伟 ;
张伯友 .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5, (01) :26-29
[7]   准噶尔盆地中部侏罗系层序地层格架 [J].
王居峰 ;
邓宏文 ;
蔡希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1) :23-26
[8]   准噶尔盆地中生代演化的地层学和沉积学证据 [J].
方世虎 ;
郭召杰 ;
张志诚 ;
徐怀民 ;
刘楼军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4) :554-561
[9]   准噶尔盆地石南油气田头屯河组成藏模式 [J].
徐常胜 ;
杨梦云 ;
江祖强 ;
王斌 ;
李霞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6) :639-640
[10]   燕山、喜马拉雅构造运动在准噶尔盆地油气运聚中的作用 [J].
赵白 .
新疆石油地质, 2004, (05) :468-4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