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育和放牧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生物量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陈芙蓉 [1 ]
程积民 [1 ]
于鲁宁 [2 ]
李媛 [3 ]
吴艳芹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
[3]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封育; 放牧; 地上生物量; 地下生物量;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收割法和土柱法研究封育和放牧两种方式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放牧区相比,封育显著提高了草原植被的盖度和高度,增加了生物量(地上和地下)。2)封育区与放牧区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均呈典型的倒金字塔型或T字形的锯齿状分布。地下生物量都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符合指数函数减小规律。3)地下各层生物量变化幅度很大,其中0~10 cm土层与20~30、30~40、40~50 cm土层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与放牧区相比,封育区在0~50 cm各层的地下生物量都高于放牧区。4)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值偏大,与当地干旱的气候有关。由于水分条件的不同,封育区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值大于放牧区。
引用
收藏
页码:1079 / 108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锡林郭勒放牧草地封育后植被恢复过程的研究 [J].
王英舜 ;
师桂花 ;
许中旗 ;
许晴 .
草业科学, 2010, 27 (08) :10-14
[2]   中国草地生物量地上-地下分配格局:基于个体水平的研究 [J].
王亮 ;
牛克昌 ;
杨元合 ;
周鹏 .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 40 (07) :642-649
[3]   围栏封育对青海湖地区芨芨草草原生物量的影响 [J].
周国英 ;
陈桂琛 ;
徐文华 ;
杨路存 ;
韩友吉 ;
李锦萍 .
干旱区地理, 2010, 33 (03) :434-441
[4]   植物光合产物分配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J].
平晓燕 ;
周广胜 ;
孙敬松 .
植物生态学报, 2010, 34 (01) :100-111
[5]   过度放牧对羊草杂类草群落种的构成和现存生物量的影响 [J].
韩文军 ;
春亮 ;
侯向阳 .
草业科学, 2009, 26 (09) :195-199
[6]   围封对草地的影响研究进展 [J].
闫玉春 ;
唐海萍 ;
辛晓平 ;
王旭 .
生态学报, 2009, 29 (09) :5039-5046
[7]   放牧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结构及生产力的影响 [J].
仁青吉 ;
崔现亮 ;
赵彬彬 .
草业学报, 2008, 17 (06) :134-140
[8]   内蒙古温带草地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马文红 ;
杨元合 ;
贺金生 ;
曾辉 ;
方精云 .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8, (01) :84-92
[9]   禁牧封育措施改良高寒地区退化草地的效果 [J].
都耀庭 ;
张东杰 .
草业科学 , 2007, (07) :22-24
[10]   蒙古克氏针茅草原生物量围栏封育效应研究 [J].
康博文 ;
刘建军 ;
侯琳 ;
李胜功 .
西北植物学报, 2006, (12) :2540-2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