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国内震积岩研究现状
被引:9
作者:

贾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彭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刘建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机构:
[1]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震;
震积岩;
震积岩序列;
地震沉积组合;
地震灾变事件地层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震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事件。震积岩是在地层中具有古地震事件纪录的一类岩石的总称。对其研究可为地壳构造演化提供动力学解释。在地震过程中,震积作用可以形成特殊的标志性特征:如震动液化泥晶脉;微褶皱;层内阶梯状断层;自碎角砾岩(震塌岩);液化均一层等。本文综述了国内学者建立的几种陆相和海相震积岩序列:如碳酸盐岩振动液化地震序列(海相序列);大陆边缘震积岩序列;萨布哈震积岩序列(海陆过渡带序列);陆相碎屑岩地震液化序列(陆相序列)。同时,结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成果,建立了由震积岩、海啸岩和震浊积岩组成的四种地震沉积组合;并指出了震积岩在构造演化解释、石油储层地质及全球古地震节律方面的研究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中国震积作用和震积岩研究进展
[J].
袁静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44-149

袁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2]
济阳坳陷古近系震积岩特征
[J].
杨剑萍
;
王辉
;
陈世悦
;
袁静
;
鄢继华
;
赵卫卫
.
沉积学报,
2004, (02)
:281-287

杨剑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王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陈世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袁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鄢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赵卫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3]
山东惠民凹陷古近纪震积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袁静
.
沉积学报,
2004, (01)
:41-46

袁静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
[4]
济阳坳陷早第三纪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J].
陈世悦
;
袁文芳
;
鄢继华
.
地质科学,
2003, (03)
:377-384+426

陈世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袁文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鄢继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
[5]
鲁中寒武系馒头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初步研究
[J].
田洪水
;
万中杰
;
王华林
.
地质论评,
2003, (02)
:123-131+225

田洪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震局济南,,潍坊,,济南,

万中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震局济南,,潍坊,,济南,

王华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山东建筑工程学院,山东第四地质矿产勘查院,山东省地震局济南,,潍坊,,济南,
[6]
华北燕山中—新元古代震积岩系列及其地震节律
[J].
段吉业
;
刘鹏举
;
万传彪
.
地质学报,
2002, (04)
:441-445+577

段吉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

刘鹏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

万传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吉林大学
[7]
中朝板块元古宙板内地震带与盆地格局
[J].
乔秀夫
.
地学前缘,
2002, (03)
:141-149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8]
是地震液化泄水成因,不是“渗流管”构造
[J].
乔秀夫
;
宋天锐
;
李海兵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2, (14)
:1118-1120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宋天锐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9]
古郯庐带沧浪铺阶地震事件、层序及构造意义
[J].
乔秀夫
;
高林志
;
彭阳
;
李海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1, (11)
:911-918

乔秀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高林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彭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李海兵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