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2 条
不同退耕模式林草初夏小气候效应
被引:9
作者:
姜艳
徐丽萍
杨改河
任广鑫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来源:
关键词:
小气候特征;
不同退耕模式;
退耕还林还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21 [造林计划与实施];
S716 [森林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90702 ;
0829 ;
0907 ;
摘要:
通过对安塞县几种不同类型退耕还林还草模式,如混交林、人工灌木林、野生灌木林及林中草地进行了小气候观测,分析了不同退耕模式林草配置下的主要小气候特征,采用平行对比观测法定点定时观测了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水面蒸发并与对照裸地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4种不同退耕模式林草配置在6月高温时期能显著降低空气温度和地表温度的日均值,提高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减少水面蒸发等,具有明显的调节功能。4种不同退耕模式日平均空气温度变化呈不对称的单峰曲线,较对照裸地可以降低0.41℃~1.2℃;0~20 cm各深度的土壤温度基本都是混交林<人工灌木林<野生灌木林<林中草地<对照裸地,混交林内地面最高温度为34.78℃,明显比对照裸地42.54℃低;空气相对湿度日动态呈“U”型变化,其中对照裸地相对湿度日均值最低,混交林日均值最大,为55.2%,比对照裸地高3.95%;水面蒸发量为裸地最大,混交林及灌木林能有效减少水面蒸发,减少量较对照裸地可达50.54%和55.20%。
引用
收藏
页码:162 / 166+174
+174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