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被引:36
作者
侯天文 [1 ]
尹晓琳 [2 ]
李玮 [1 ]
陈晶 [1 ]
陈兴 [1 ]
徐海滔 [1 ]
王中华 [1 ]
张健 [1 ]
机构
[1] 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
[2] 河北医科大学免疫教研室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 β-内酰胺酶; 氨基糖苷类; 整合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86 [筋腱、韧带、滑囊疾病及损伤];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为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1类整合子酶基因(intl1)存在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份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菌株(耐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AMEs、qacE△1-sul和int1基因类型。结果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有3株(9.7%)对受试的其他1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19株(61.3%)检出了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TEM、PER、DHA阳性率分别为61.3%、19.4%、3.2%,未检出SHV、OXA-23、OXA-24、GES、IMP和VIM等基因。25株(80.6%)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Ⅰ、aac(6′)-Ⅰ、ant(3″)-Ⅰ、ant(2″)-Ⅰ、aac(3)-Ⅱ、aac(6′)-Ⅱ阳性率分别为67.7%、45.2%、29.0%、22.6%、9.7%、3.2%。qacE△1-sul1、intl1阳性率分别为80.6%、58.1%。分离株常见的基因组合是TEM+qacE△1-sul1+intl1和TEM+PER+qacE△1-sul1+intl1,分别占25.8%和19.4%。分离株AMEs的常见的基因组合是aac(3)-Ⅰ+aac(6′)-Ⅰ和aac(3)-Ⅰ+aac(6′)-Ⅰ+ant (2″)-Ⅰ,分别占19.4%和12.9%。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aac(3)-Ⅰ、aac (6′)-Ⅰ、ant(3″)-Ⅰ、ant(2″)-Ⅰ、qacE△1-sul1和intl1基因携带率高。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不动杆菌属多重耐药及泛耐药的分子机制研究 [J].
王辉 ;
孙宏莉 ;
宁永忠 ;
杨启文 ;
陈民钧 ;
朱元珏 ;
徐英春 ;
谢秀丽 .
中华医学杂志, 2006, (01) :17-22
[2]   北京和广州地区四家医院不动杆菌碳青霉烯酶基因型研究 [J].
王辉 ;
孙宏莉 ;
廖康 ;
陈冬梅 ;
王清涛 ;
王飞燕 ;
陈民钧 ;
朱元珏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06) :636-641
[3]   鲍曼不动杆菌TEM基因及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初步研究 [J].
周月清 ;
陆开来 ;
糜祖煌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05, (02) :77-79
[4]   1999~2003年鲍氏不动杆菌耐药变迁与β-内酰胺酶表型及基因型检测 [J].
陈榆 ;
黄支密 ;
单浩 ;
熊春林 ;
沈娟 ;
杨海燕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01) :16-20
[5]   2002年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监测 [J].
马越 ;
李景云 ;
张新妹 ;
张力 ;
胡昌勤 ;
金少鸿 ;
不详 .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 2004, (01) :38-45
[6]   我国医院和社区获得性感染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监测研究 [J].
李家泰 ;
李耘 ;
王进 ;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组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12) :31-41
[7]   1994~2001年中国重症监护病房非发酵糖细菌的耐药变迁 [J].
王辉 ;
陈民钧 .
中华医学杂志, 2003, (05) :3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