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小麦新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分析

被引:14
作者
冷苏凤 [1 ]
张爱香 [2 ]
李伟 [2 ]
陈怀谷 [2 ]
机构
[1] 江苏省种子管理站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关键词
小麦品种; 赤霉病; 抗性鉴定;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10.06.079
中图分类号
S512.103.4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江苏省2004—2009年小麦区试和预试品种(系)共415份进行了赤霉病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系)对赤霉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415份品种中,对赤霉病表现抗的有52份,占12.53%;中抗的136份,占32.77%;中感的97份,占23.37%;感病的130份,占31.33%。不同生态类型品种抗性存在显著差异,淮南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较好,117份品种(系)中,对赤霉病表现抗的占33.33%,中抗的占48.72%;迟播品种抗和中抗的分别占16.92%和38.46%;淮北品种对赤霉病抗性表现较差,233份鉴定材料中,感病和中感的占75%。淮南品种在丰产性和赤霉病抗性同步改良上成效显著,育成品种多高产中抗赤霉病,而淮北近几年来抗赤霉病育种没有实质性进展,这可能是2010年江苏省淮北和沿淮麦区赤霉病偏重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108 / 1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小麦赤霉病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J].
马鸿翔 ;
陆维忠 .
江苏农业学报, 2010, 26 (01) :197-203
[2]   陕西省新育成品种(系)对小麦赤霉病抗性的分析 [J].
李强 ;
王保通 ;
吴兴元 ;
段双科 ;
王芳 .
麦类作物学报, 2009, (04) :712-715
[3]   小麦赤霉病研究进展 [J].
刘景松 .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8, (11) :54-56
[4]   高产优质抗赤霉病小麦宁麦12的选育与利用 [J].
姚国才 ;
姚金保 ;
杨学明 ;
钱存鸣 ;
郭世平 .
江苏农业科学, 2006, (06) :102-103
[5]   三个小麦赤霉病抗源的抗性QTL定位 [J].
张旭 ;
任丽娟 ;
周淼平 ;
高力 ;
沈晓蓉 ;
向阳海 ;
马鸿翔 ;
陆维忠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28-33
[6]   国内外部分小麦材料在黄淮麦区的抗赤霉扩展特性及农艺性状研究 [J].
柴广懋 ;
陈耀锋 ;
李得孝 ;
张小红 ;
李春莲 .
麦类作物学报, 2006, (03) :136-139
[7]   小麦赤霉病的抗性改良研究进展 [J].
宋凤英 ;
李兰芬 ;
陈立君 ;
孙连发 .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05, (03) :41-44+57
[8]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2条技术路线的探讨 [J].
程顺和 ;
张勇 ;
张伯桥 ;
高德荣 ;
吴宏亚 ;
陆成彬 ;
吕国锋 ;
王朝顺 .
扬州大学学报, 2003, (01) :59-62
[9]   小麦品种(系)的抗赤霉病性鉴定 [J].
任明见 ;
朱文华 ;
张庆勤 .
西南农业学报, 2001, (04) :49-54
[10]   中国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研究进展 [J].
姚金保 ;
陆维忠 .
江苏农业学报, 2000, (04) :242-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