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枯落物的蓄水保水效益

被引:13
作者
贾志军 [1 ]
王富 [2 ]
甄宝艳 [1 ]
尚瑞朝 [1 ]
董智 [3 ]
机构
[1] 河北省水利技术试验推广中心
[2] 河北环京水利水保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3]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山东省土壤侵蚀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修复; 蓄水保水效益; 水源涵养区; 枯落物; 桃林口水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桃林口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枯落物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措施及措施实施前后枯落物的蓄积量、吸水速率、持水量和有效拦蓄量等蓄水保水效益。结果表明: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林内枯落物的蓄积量,枯落物蓄积量天然(次生)林封育型(26.88t/hm2)>疏林补植型(25.83t/hm2)>人工林封育型(25.11t/hm2)>荒坡造林型(24.10t/hm2)>陡坡梯田退耕型(12.22t/hm2)>荒坡封育型(9.57t/hm2),且生态措施实施前后的差异显著;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之间存在对数关系,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间存在乘幂函数关系;不同修复措施间枯落物的拦蓄量差异显著,天然(次生)林封育型枯落物有效拦蓄深最大(8.51mm),荒坡封育型的有效拦蓄深最小(2.85mm),其他依次为荒坡造林型(5.22mm)、疏林补植型(5.13mm)、人工林封育型(4.51mm)、陡坡梯田封育型(3.92mm),生态修复措施的实施增加了枯落物拦蓄量,增幅为20.41%~98.63%。研究结果为评价水库水源涵养区不同生态修复措施蓄水保水效益提供了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136 / 13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不同生态修复措施下水库水源涵养区土壤粒径分布的分形特征 [J].
王富 ;
贾志军 ;
董智 ;
李红丽 ;
甄宝艳 ;
孙明高 ;
张卫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9, (05) :113-117
[2]   坝上地区沙棘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的水文效应 [J].
贾志军 ;
王富 ;
甄宝艳 ;
刘玉涛 ;
董智 .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08, 6 (06) :64-67
[3]   不同生态退化类型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对策 [J].
董智 ;
刘霞 ;
姚孝友 ;
高鹏 ;
王延平 ;
李红丽 ;
张光灿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8, (05) :84-88
[4]   北京百花山森林枯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文效应研究 [J].
胡淑萍 ;
余新晓 ;
岳永杰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8, (01) :146-150
[5]   黄河小浪底库区不同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J].
李晓晨 ;
高喜荣 ;
赵东 .
河南林业科技, 2007, (03) :12-14
[6]   大兴安岭岭南几种主要森林类型土壤水文功能研究 [J].
姜海燕 ;
赵雨森 ;
陈祥伟 ;
李为海 ;
朱万昌 ;
吕文博 ;
李小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3) :149-153+187
[7]   丘陵山地生态修复植物群落演替规律的研究——以江苏省赣榆县横山生态修复区为例 [J].
高之栋 ;
刘成高 ;
张文海 ;
王运昌 .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6, (03) :12-15
[8]   宁南山区不同生态恢复措施对土壤环境效应影响的研究 [J].
李生宝 ;
王占军 ;
王月玲 ;
季波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4) :20-22
[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机理与模式研究 [J].
张青峰 ;
王九军 ;
田鹏 ;
雷金银 .
陕西农业科学, 2005, (06) :58-60
[10]   不同林分枯落物层的水文生态功能 [J].
张振明 ;
余新晓 ;
牛健植 ;
鲁绍伟 ;
宋维峰 ;
刘秀萍 ;
张颖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3) :139-143